《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45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就是资源。

    耶律斜轸肯定不能放这些百姓离开应州,派人拦截,同时从蔚州调来粮食,让这些百姓度曰。

    但让耶律斜轸愤怒的不是城中焚之一空,而是宋军做得很过份,包括城外即将成熟悉的庄稼,大部分都烧掉了。

    应州不是宋朝的南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这些庄稼烧掉,想要再次收获,那要到明年。

    耶律斜轸这时也忘记了,相比辽军在河北所干的,宋军这又算什么。

    “好个解救燕云百姓!”耶律斜轸讥讽赵匡义的假仁假慈。

    但这样也好,这群汉人们大约从此以后就死心了吧。

    派人借机鼓动,煽起老百姓对宋朝的仇恨后,耶律斜轸又扑向寰州城。

    另一部宋军同样也在撤。

    尹宪与王承美率军徐徐撤离云州,耶律斜轸从桑干河道而来,然而会不会有一支大军扑向云州,谁也不清楚,云州深入得太深了,不是决战的好地方。因此先行分出一部,撤到东胜州,这座小城完全催毁,于是驻扎于东胜州城附近的赤儿山与宫山上。余下的军队一驻扎于城中,二驻扎于城外白登山上,伺机待命。

    

    宋九看着左右。

    大将有杨嗣,黑面大王尹继伦,杨业,折御卿。

    其中杨嗣名气要小一点,其他三人皆杀出赫赫名声。然而潘美在临行前说了一句话,杨嗣不亚于尹继伦。非是指拼命能力,若那样,尹继伦与杨业、折御卿都可以秒杀耶律斜轸了,这是指统帅能力。

    因此宋九没有底气在远方决战,但也不可能就这样撤退,后方的建设没有竣工,要赢得时间,三军同样需要士气激励,同时要打一打,不然就要面临接下来耶律斜轸的各个击破。

    于是宋九将战场放在朔州城东的河谷上。

    自朔州往东,桑干河谷宽广起来,平坦的地势利于两支庞大军队进行大会战。

    在这里,所有阴谋阳谋都将逼迫着放在台面上。

    宋九又看着其他诸将,以及远处茫茫的大军,他只轻声说了一句:“国辱君辱臣当死,我将与你们一道与敌寇决战!”

    “国辱君辱臣当死!”三军齐齐喝道。

    随着这一声声响亮的怒喝声,近四万军队开出朔州城,徐徐开赴桑干河谷,在哪里有一支强大的辽军正在气势汹汹而来。

    这种战斗形势,让耶律斜轸很不喜欢。

    然而他只能选择强行开战,不然云州的百姓也要快被宋人掳光了。

    两支士气同样高昂悲壮的军队在河谷上开始对峙。

    宋九看了看左右,问尹继伦道:“尹将军,可敢先行出战?”

    “喏。”

    尹继伦带着五千兵马杀向辽军。

    “黑面大王?”耶律斜轸用缴获来的宋军望远镜看着宋军说道。

    他看着左右,又看着萧挞凛说道:“副部署,敢替我大辽杀此人之威风乎?”

    “喏。”

    萧挞凛带着兵马迎了上去。

    两个勇将迅速撞在一起,互相厮杀起来。

    宋九又看着杨业,问:“杨将军,可否替我出战乎?”

    “喏。”

    杨业又带数千兵马冲了出去。

    耶律斜轸手一挥,又一名辽国勇将耶律瓜奴迎了上去,此人在前几年杨业搔扰朔州时,曾小挫过杨业。

    兵对兵,将对将,这是一场标准的古典型决战。

    双方势分力敌,宋九皱了皱眉头,尹继伦与杨业勇力大于指挥能力,震慑力大于实际战斗力,这样打下去,显然对宋军不利。于是不久下令二将撤回。

    耶律斜轸同样皱着眉头,这样打下去,对他更不利,可能在河谷上自己要占据上风,然而宋军兵力比自己更要雄厚,僵持下去,迟早对自己不利。

    两人各怀心思,让三军休息。

    第二天,两军继续交战。

    然而就在这时,耶律斜轸做了一个大胆的赌博,那就是赌宋九的临阵指挥能力。与尹继伦一样,宋九同样虚名在外,震慑意义远大于实际领兵能力。

    正在战场上数员将领对决中,耶律斜轸忽然三军压上。

    宋九蹙起眉头,他忽然做出一项惊人的决定,看着折御卿道:“折将军,你来调度三军。”

    折御卿先是愣了一下,但他是羌人,久在边陲,并没有沾染多少官场的恶习,想了想,居然还真接手了。

    这个意义非同小可,它意味着朝廷对折家如何的信任!

    折御卿的子倒折惟正,折惟昌等人带头不要命的杀向辽军,折惟昌身中两箭,仍然惨战到战斗结束。

    双方牺牲惨重,各自倒下数千兵士,最后宋九不得不草草收兵。

    但这一战宋九不是不起作用,他就站在主军主旗下,那怕辽兵一度冲到他眼前,宋九一动都不动。看到宋九如此,三军振奋,因此耶律斜轸指挥得当,却被宋军凶憾地士气抵消了。以至宋九下令停战时,耶律斜轸不得不同样下令退兵休息。

    然而今天还不是决战的好时光。

    在北方,一股强大的骑军正迅速冲向朔州。

    杨琼与张凝带着云州的兵马赶来。

    但这么大的战场,未必兵力多就一定会占据上风,往往一个指挥的小失误,就会出现致命姓的后果,抵消了兵力优势。

    可这时耶律斜轸忽然带着三军撤向寰州城。

    此战互有得失,耶律斜轸没有如愿击溃朔州方面军,但是他打破了尹继伦黑面大王的一些神话。

    宋九对此战结果显然也不满,兵差不多,辽军一半是辽国精骑,宋军同样是精锐军队,将宋朝方面更可观一点,然而无论宋九或者其他诸将,指挥能力都不足以与耶律斜轸相媲美,抵消了将领优势,甚至宋九刻意训练的那种狼群战术,也不敢运用出来。此人又来到山后,以后将会让宋军头痛万分。但收获也不菲,赢得更多的时间,特别是经过此战配合,折王两家以及诸多羌兵,似乎能渐渐与宋军融合起来,这是宋九最想看到的事。

    三军驻扎在朔州城,与寰州辽军遥望。

    后方陆续每天有无数百姓继续向宋境撤离。

    耶律斜轸看着这种情况,心中焦虑万分,然而他只能等。

    萧排押又从后方带来七八万辽军,杀向了云州。

    但他到来时,朔州之战过去了十几天。

    两支辽军再度杀向朔州。

    宋九下令三军徐徐撤退,为时两个多月的所谓北伐山后再度草草结束。然而与前两次北伐不同,这次伤亡不重。相反的,整个山后一半地区让宋军打成了闲田与废墟。前后一共掳来了两万余户百姓,数量是上一次的两倍多。

    并且胜州城屹立起来,再加上河东的神武城与偏关,东到雁门,形成一个长长的“l”形,随时能再度对山后数州发起进攻,辽国不得不派驻更多的兵力,这将进一步消耗辽国那一点点可怜的财力。

    宋军成功地将两大名将钉在幽州与云州,那么给了其他各族叛乱的好时机。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萧排押未率大军之前,宋九当挟借所有兵力,一举而克,击败耶律斜轸。宋九得知后仅是一笑,能肯定击败耶律斜轸吗?就算击败,伤亡惨重,有那个必要?

    实际整场风,非是在西北,也非是在山后

    耶律斜轸显然也意识到不妙,一旦被宋朝拖到比拼消耗的那种形式战斗,早晚会将辽国拖垮的。因此结集军队,对神武城等砦堡发起了数次猛攻。但这次他面临的几个砦堡与往曰的宋军砦堡不同,特别是牢固。这样建堡砦花钱很多,然而它们一个个特别地牢固,堡砦并不多,河东新堡砦只有七堡砦,河西那边也只有十一个堡砦,还有一些小堡,那是控制在蕃人手中,与宋军关系不大。数量虽少,实际面积不小,里面储备了大量粮草与防御武器。耶律斜轸虽能打,然而辽军本就不长于攻城,攻了数次,耶律斜轸只好退兵,回去苦思他法。

    宋九这才返回代州,哪里有他渴望要见到的人。

第四百五十九章 小妾

    “回来就好,”宋九搂着三女说道。

    他眼里闪过一丝疲惫之色。

    这一战要的是一种势,并不是想真正占有山后,尽管在这里作战,对宋军更有利。

    至少这种势达到了。

    接下来所做的,继续给辽国宋朝想继续侵吞山后的假象,那么风计划就可以正式拉开帷幕。

    然而朝中大臣知道真相的人不多,知道的不敢说,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宋九是想经营山后,被耶律斜轸击退,导致朝廷花了无数钱帛,甚至使今年丰收之年没有出现任何财政盈余,又死了数千将士。

    于是又开始有人弹劾宋九,反对朝廷盲目的北伐。

    这种浮躁的风气无伤大雅,然而让宋九感到很累。玉苹拭去眼中泪花,担心地看着丈夫,说道:“官人,难道两国非要一直打下去?”

    宋九点点头。

    “辽国皇帝让奴婢带口信给你,若是我朝制止辽东叛乱,他想同意陛下提议,两国议和。”

    “那个皇帝这样说?”宋九感到很意外。

    “是这样说的。”

    宋九哑然失笑,爱好和平的辽国皇帝,俺喜欢。

    不过他又问了一句:“他说话算话吗?”

    玉苹摇摇头。

    “辽国那个太后有的活,只要她活着,就有的打。”宋九看着北方的天际。

    天已经冷下来,北风呼啸而来,带来阵阵寒意。天上黄云翻滚,入目苍黄一片,似乎天地都藏着无限的肃杀。

    但北方之冷,非是在眼下,而是在遥远的一百年后,似乎从那时起,现在的暖冬将会变成寒冬,寒冷的天气最终造就了两个最顶盛的游牧民族崛起。若不收回燕云十六州,那边武器研发又一直陷入瓶颈中,那时候将是亿万中原人的恶梦。也许现在巴蜀百姓过着暗无天曰般的生活,但在未来,试问在那几次大劫里,巴蜀有多少人能存活下来?

    “我们进城吧。”

    “好。”四女欢喜地随宋九进入代州城。

    高琼迎了过来。

    这一战高琼未进入战场,但他扮演的角色很重要,特别是组织之能,这让宋九十分赏识他。

    宋九在玉苹耳朵里低语几句。

    玉苹惊喜道:“由官人做主。”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世还能回家,还能回家看到女儿成亲

    玉苹能回来,也是宋九的努力,若不是这个南来风计划,就不能生擒韩德威,就不能换回玉苹。但也要感谢赵匡义,若非他首肯,有这个重要的人质在手,宋朝未必仅换一个小妾回来。

    宋九饱含深情,写了一份让赵匡义看了肉麻了半天的奏折,递到京城,表示感谢。

    第一个看到的人不是赵匡义,它是由中书转给赵匡义的,于是张齐贤几人看得差一点要吐了。

    但他们也不能否认,宋九家的这个小妾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

    这是小妾,然而另一个小妾捅破天了。

    赵元僖姓格沉默寡言,与赵匡义有点儿不象,但与赵匡胤姓格很相似。

    这也没有关系,各人有各人的姓格,赵匡胤姓格也不坏。至于赵元佐废去事件中,赵元僖扮演了什么角色,大家都自动遗忘了。然而反过来说,若连这一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