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着的火和飘着的灰-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论文已死,学术将亡,而矛头直指的却是中国的教育制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何不让金庸好好的回家
作协不算得好池,王幸福(王兆山)、余含泪(余秋雨)、郭抄袭(郭敬明)之流都在里面,个个都背顶龟壳,脸皮厚得要死,伸缩自如,掀风作浪,混得如龟得水,不亦乐乎。所以,很多人对作协采取抵触心理,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心理,不用见怪。

  如今爆出新闻,金庸要加入作协。于是,举国哗然,有人纳闷,有人鄙视,有人作壁上观,总之有贬多褒少,言下之意就是金大侠走火入魔了,不甘寂寞,寿多自辱,就差骂他“老而不死”。

  想想金大侠也决非池中之物,打造出中华武侠的传奇,论其作品的传播度,从古至今唯有宋词婉约派带头大哥柳永与之相提并论,可谓享誉文坛,名利双收!现在,金大侠差不多可以寿终正寝了,为什么要挤进这王八池,去谋一身紫红袍式的龟壳?于是乎人们便怀揣着各种猜想。

  对于金大侠加入作协,我觉得很正常。想当年,前中国文化部长茅盾同志,临终前曾恳切地向党提出“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荣耀。”金庸入池和茅盾入党,是同样的心理:归宿感!

  其实,金大侠加入作协也没有什么,这是他的选择,他有这个自由。金大侠毕竟是中国人,是浙江人,是海宁人,无论他走到哪里无法抹去的这乡土标签。现在,老人家出外打“文学创作”工,功成名就,又垂垂老矣,少小离家老大回,叶落归根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所以,金大侠为了“身后名”,选择进入作家协会这个宗祠,去谋个高耸入云的牌位,配享牲醴,供后人瞻仰,也无可厚非。

  我甚至认为这种“归位”值得鼓励。我们总不至于希望让优秀的人才纷纷逃离祖国,加入新加坡籍啊,法国籍什么的,人才外流实在太可惜,而人才回流才值得提倡。金大侠毕竟是大侠,舍得下身价,跳进中国作协这个混水王八池中,就是一种表率作用,是一种姿态。他是中华文坛的“带头大哥”,*级人物,以后会有更多的港澳台作家会加入的,充实作协的力量,净化池中的水环境,这是可喜的现象。说不定,在他的带领下,法国的中国作家高行健也加入了中国作协。如果是这样,那该是多好的事情!作协的形象不是大大提升了?至少王幸福、余含泪、郭抄袭们这些款级跳梁小丑,要降级处理了,轮不到老三老四了!

  作协是丑陋的,无可置疑,金大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是子不嫌母丑,积极投入到母亲的怀抱的表现。侠之大义,是为正道,我们何不让金大侠好好的回家! 。 想看书来

一进一出,两大王PK,郑渊洁也来“作”
作协这一次真的很“作”,金庸叶落归根,入会;郑渊洁反其道而行之,出会;这一进一出,自然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看到金大侠入会,郑渊洁趁机起事,出出心中恶气,对作协进行猛烈攻击,恶炒一把;说作协这婆家不够重视本大王这个媳妇。郑渊洁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这是大家有所耳闻。早在在2006年,此童话大王在参加湖南卫视《我是冠军》栏目举办的包粽子比赛中受到“洗手门”的“刁难”,他就坐不住了,在参加活动的当晚就在其博客上发文《嘉兴粽子是世界上最难吃的粽子》,后来又陆续发文从口味、环保等方面对嘉兴粽子展开全面批评,真的很“童话”了一把,吁请大家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请抵制粽子,还说“我今生今世不会再吃浙江嘉兴的粽子”“粽子大都用芦苇叶包裹,而芦苇叶是造纸原料……由于少了这些芦苇,人们不得不转向树木要纸浆,使大量森林被戕害。”不就是一个粽子么?不就是一个“洗手门”吗?竟然要如此掀风作浪?可见,郑渊洁错把屁股当脸了,大得很!

  郑渊洁心胸狭隘,不仅如此,他很具商业头脑,是一个非常喜欢炒作的人。近段时间,余秋雨身陷汶川地震“捐款门”事件后,他望风而动,识时的晒自己的捐款凭证,以示自己是真正的“中华慈善楷模”。此次金庸加入作协,举国哗然之下,他又望风而动,识时的宣布退出北京作协。想想,你郑渊洁对作协不满吧,你早就可以退出,这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候,(当然你有选择这个时间退出的自由。)你想标杆什么?还不是又想借东风,炒作自己!

  郑渊洁心想,金庸不是成人童话大王吗?我是真正的童话大王,我们两大王是旗鼓相当的,你进去就是一次轰动,是在新闻聚光灯之下,我也趁机凑凑热闹,我就走出来,跳跳舞,赚点人气。

  两大王一进一出,自然有戏可看!

  郑渊洁计算到位,又一次狠狠的“作”了一把,大大的“秀”了一把,郑渊洁之心,早已路人皆知!

  如此文坛,王幸福、余含泪、郑作秀、郭抄袭,个个竟如跳梁小丑,可见,时下文人多可唾!

还你一个真实的端午节
端午仅仅是吃粽子吗?你知道什么是“五黄”,什么是“五毒”吗?你能了解她的多少?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童谣对于曾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耳熟能详,甚至能哼起来。可是,当我来到现代都市杭州时,再也没有过端午节,轻易的将它从心间抹去。

  今天,7岁的外甥女赵梓仪问,“舅舅,端午节是什么?”

  “端午节啊,就是吃粽子,粽子好吃,最好吃的是家乡嘉兴的五芳斋粽子。”

  敷衍掉了这个小毛孩的问题后,我的内心却不大轻松。深刻的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正在“谋杀传统”。

  想想,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是不多,但是这些节日,不是给我们谋杀掉了,就是“阉割”了,传统的五大节日好像就是对付嘴巴的:春节铁定了是吃,走亲访友,吃了东家再吃西家;元宵吃汤团;清明是吃青团;端午是吃粽子;中秋是吃月饼。至于节日的文化传统,就如碰到我外甥女的问题,回答起来便是很茫然。相反,我们这些人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是什么是什么,回答起来头头是道。

  为了告诉外甥女这个节日,今天晚上我试图还原出我儿时的端午印象(又一次犯了口水)。其实在我儿时,端午还真的过得丰富且有意义的:

  孩子节:端午在我的记忆中,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们可以身穿五毒衣,脚蹬虎头鞋,腰佩香囊。这些东西现在很少有孩子穿戴了。五毒衣——黄色布料上绣满“五毒”(蜈蚣、蛇、蝎、壁虎、蟾蜍)图案的衣服。虎头鞋——鞋身就是一只布老虎,鞋头一只可爱的花老虎脸;香囊当时做的很卡通,也很具民族特色,红黄相间,从里面散发出浓浓的艾香味。那时,我们一到端午,穿上这身行当,别提有多开心了。不仅如此,大人们在这一天还会拉着你,在你额上用雄黄酒划上一个“王”字。这可是有寓意的,一借雄黄祛毒,二借猛虎(民间头上涂“王”代表老虎)镇邪,保佑你这娃子,一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所以,这一天也可叫“孩子节”。

  卫生节:端午节这一天,在乡村家家户户搞卫生,清理门户,洒扫庭院,门口挂上菖蒲、艾草(这两种植物都能驱蚊虫,净化空气),然后再用雄黄酒洒到角角落落,这样可以在入夏时创造一个卫生的环境,这已经形成了传统,传承了几千年。因此可以说,端午是中国传统的“卫生节”。

  美食节:至于美食,当然首推粽子啦,我老家嘉兴很流行做粽子,五芳斋专业做粽子,品种多味道好,现在杭州都能吃到,在河坊街已经开了一家。除了粽子,还有“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对于我这个饕餮者而言,都是美味佳肴。所以,端午也是一个传统的“美食节”。

  养生节:说到中国的养生之道,是十分考究的。端午这一天,各个地方都有喝杀菌防病的雄黄酒,在我老家桐乡东北面的嘉善县还有一种习俗吃熏制的蟾蜍——蟾蜍清凉解毒,雄黄也可以排除体内的毒素,对身体大有益处。所以,端午也是一个传统的“养生节”。

  龙舟节:端午给人直接的印象除了粽子这个直观的印象,就是赛龙舟这个场面印象了。谈到赛龙舟,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我6岁时,教我《三字经》的曾祖母告诉我说,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有了,是纪念龙的精神。赛龙舟是中华民族拼搏精神的体现。屈原选择五月五的日子跳汨罗江是别有用意的。当时的楚王毫无励精图治的想法,屈原选择这一天是想告诉人们不应忘记拼搏精神。屈原的一死,即成就了赛龙舟的实际意义,也成就了后人对诗人的怀念。所以,这一天也是“龙的精神的节日”。

  水节:端午节跟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儿时江南水乡,一片洁净天地,饮用水就是河中水。在端午节的前一天,父亲会从河里打水,将水缸里的水打满。原因也很简单,端午节那天有赛龙舟活动、村民会往河里抛粽子,河水自然会搅混。所以,民间有一个专用名词“五月四水”。还有,这个赛龙舟本身就是一个亲水活动,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现在我回到桐乡乌镇边这个经典的江南水乡,看到河里的水已经根本不能饮用,甚至连洗个脚都不行。“鱼戏莲叶中”的江南诗韵只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了。水是一个人类居住环境的灵魂,想到这些,想到“五月四水”,不由的为水的问题而担忧。怀念那时的水环境,所以我觉得端午是个“水节”。

  ……

  端午,儿时的端午就这样匆匆的在我脑际扫过,虽是匆匆却发现了那么多,它传承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印记:比如龙的精神(赛龙舟);比如爱情故事(白蛇传中也端午的出现,喝雄黄酒显真身,正因这一天,许仙白蛇故事走向悲剧);还有对先烈的缅怀,端午节也是世人纪念安息在西湖边的秋瑾的日子……可惜,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并没有在意这个特殊的日子,而过多关心的却是这些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而且认认真真的当节日来过,不过这样的节日觉得落伍,跟不上潮流。

  我想,对大多数人而言,“五月四水”这个名词已经无法理解了。甚至想得更离谱一些,若不是去年韩国申请“端午”为世界遗产,我们至今还不会意识“吃粽子的端午”原来有这么多文化内涵。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就可以在中国消失。

  感慨之余,我想到了下面两个故事,不妨说给大家听听:

  1、前些年,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活动,可是由于“*”期间,有关孔子“六艺”的一切礼乐仪式全在“破四旧”中被消灭了,当时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主持“六艺”盛典的司仪,不得已从韩国请了一个来。可笑可悲,也活该让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这个世界遗产。

  2、有一个高中老师在端午节前问学生“端午是纪念屈原,那么屈原是什么人?”很多学生一片茫然。有一些了解的学生却如下啼笑皆非的回答:答案一屈原是个歌手,他唱过《离骚》的;答案二屈原是个厨师,他发明了好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