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那些人和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度那些人和事-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的工作热情足以感染其他技术人员。
  有许多中型企业之所以没能长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小企业阶段。
  李彦宏在用人方面,是有独到之处的。
  在李彦宏的带领下,“闪电小组”继续技术攻关。
  百度的技术升级正在悄然展开。
  他们对抗的是Google,当时拥有800多技术人才的全球搜索引擎巨头。
  实力对比非常悬殊。
  就这点上来说,有些IT业界的人士对百度吹捧过度。
  客观分析一下,当时的Google拥有800多技术人才不假。
  但真正负责中文搜索引擎的有多少呢?
  Google的重点是欧美市场。
  对于中文市场,只是在英文搜索引擎的基础上做了些处理。据说,Google在当时只用五六个工程师在负责中文搜索。
  这,给百度反击的空间。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Google真的调集全球的资源来和百度战斗,那么,百度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所以,百度的“闪电计划”值得肯定,但不宜吹捧。
  如果吹捧过度,会给很多读者起到相反的引导作用。
  因为,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是稍微超过自己现有实力的事情,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李彦宏亲自坐镇的效果当然比雷鸣负责时好很多。
  “闪电计划”在项目中后期就使百度的搜索技术有了质的提升。
  现在,百度的“闪电计划”已经完成。
  在技术方面,百度与对手的差别已经不大。
  那么,李彦宏现在可以告诉网民:百度更好用!
  

“万人公测”战胜Google
2002年底,百度推出了“搜索大富翁游戏”。
  百度首页上挂出了活动链接,用户点击进去注册账号后就可以玩游戏。用户只需一天回答5道题,就可以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找到答案,在第一时间内回答正确就可以参加抽奖。
  后来,马云在收购雅虎中国后,也做过类似游戏。
  网民通过在雅虎中国搜索,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并可以兑换一些小礼品。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雅虎中国的效果不大。
  最关键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搜索技术方面,雅虎中国做得不如百度好。第二,这种活动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很吸引眼球,但后来互联网公司的活动越来越多,吸引力就下降了。
  我们从马云的游戏回到李彦宏的游戏。
  为了推广这个游戏,百度在网络上打了很多广告,同时也设置了很多奖品,鼓励网民参与。搜索大富翁游戏持续了9个月,吸引了数十万人参加。
  当然,影响到的人远远不止数十万人。
  搜索大富翁游戏结束后,百度送出了两辆汽车。
  第一辆汽车是被一个北京的农民开走的;第二辆汽车的得主是北大的一名学生。
  这,只是百度市场推广活动的前奏。
  “搜索大富翁游戏”只是告诉网民:百度可以搜索。
  这还不够。
  李彦宏还要让网民知道:百度比Google更好。
  于是,随后就有了“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万人公测。
  2003年6月,由《中国电脑教育报》发起的“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万人公测,把百度与Google摆到擂台上。
  双方展开了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
  中国电脑教育网站征集了一万多名志愿者,志愿者登录之后,网站呈现出一个网页,左边和右边分别是百度和Google。
  为了避免操纵结果的嫌疑,中国电脑教育网对网站进行了技术处理,百度与Google分列网页的两侧,都不显示Logo,颜色也调成一样的。
  而且,当用户打开这个测评页面时,百度与Google出现在左边还是右边,也由电脑随机决定。志愿者可以选择一组查询词,用两个搜索引擎分别进行查询,每个用户至少测3次,所以,万人公测,至少有3万人次的测试。
  这,看似是一场很公平的对决。
  2003年6月4日下午,经过一周的评测,结果出来了,在10 015名普通用户中,约有55%的人选择百度比Google好用,10%的人选择了两者差不多,认为Google比百度好的人,有35%。
  也就是说:百度比Google更好用。
  其实,不管网民怎么选择,最后出的肯定是这样的结果。因为,百度是这个活动的幕后操纵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想不赢都难。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技术方面与Google已经是不相上下了。
  如果没有技术做保障,活动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这是典型的“活动类事件营销”。
  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新浪停机”事件分析过“炒作类事件营销”的要点。
  那么,“活动类事件营销”的要点有哪些呢?
  做活动类的事件营销能够让目标客户更好体验品牌的美誉度。
  当然,产品(技术)才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活动做得再好也是徒劳。
  我们提炼一下做活动类事件营销的要点:
  第一,活动目的要非常明确。
  也就是说主题要鲜明,把想表述的内容让参与者或者接触者一目了然。“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目标受众们已经知道了百度是一个和Google同一等级的搜索引擎。
  第二,要选好参与对象。
  尽量选择自己最理想的受众。《中国电脑教育报》的读者都是电脑爱好者,会经常使用搜索引擎,而且他们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第三,选好合适的载体。
  《中国电脑教育报》是有影响力的媒体,评测的结果意味着权威性,会引导更多的网民使用百度。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李彦宏与马云的“西湖论剑”
百度的两个“事件营销”推广活动,做得很不错,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要说中国的企业家里面,谁最会做“事件营销”?答案绝对不是李彦宏,而是——马云。
  是的,就是马云。
  如果按照实力、名望,2000年的马云很难被封为中国互联网界的“掌门人”之一。但是,如果他办一个活动,然后和几位人气旺盛的“掌门人”一起出席活动,那是不是无形中让自己也变成了“掌门人”级别的人物呢?
  以马云的影响力,如果组织一个让所有“掌门人”参加的活动,肯定是不够的。
  还好,马云有个爱好,就是看武侠小说。
  而且,通过这个爱好,他还认识一个人——金庸。
  于是,他就找到了金庸,恳请德高望重的金老先生来“指点”一下年轻的中国互联网。
  金庸的威望是足够的,而且是远远足够。
  于是,2000年9月10日,杭州西湖,中国互联网“五大掌门人”会聚于此,以剑论网。
  这也是第一届“西湖论剑”。
  五大掌门人是:搜狐网CEO张朝阳、新浪网总裁王志东、网易董事长丁磊、8848董事长王峻涛、阿里巴巴CEO马云。
  马云,也成为了“掌门人”之一。
  第二届“西湖论剑”。
  时间:2001年10月21日。
  嘉宾:搜狐网CEO张朝阳、新浪网CEO茅道临、网易网首席架构设计师丁磊、网易行政总裁王兟、8848创办人王峻涛、阿里巴巴CEO马云。
  网站还是那么几个,但参加论剑的人,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注意一下当时的背景——互联网寒冬。
  第三届“西湖论剑”。
  时间:2002年11月3日。
  嘉宾:腾讯公司CEO马化腾、3721总裁周鸿祎、前程无忧总裁甄荣辉、携程首席执行官梁建章、联众公司总裁鲍岳桥。
  此次“西湖论剑”,金庸老先生没有出席。
  马云也不再是发言嘉宾,他已经是“前辈”级的掌门人。
  第四届“西湖论剑”,马云又出现了。
  李彦宏也第一次出现了。
  2003年11月3日,在杭州西湖边的湖畔居,第四届西湖论剑“秘密”开始。
  为什么要“秘密”呢?
  和往届不同,这次参与的嘉宾们,很多都在谋求上市,不希望过多地透露消息。所以,这次“论剑”是秘密进行的。
  这次“西湖论剑”是在长达两年的互联网低谷期后的头一次全新的整齐亮相,TOM互联网事业集团总裁王雷雷、腾讯CEO马化腾、盛大网络CEO陈天桥、携程CEO梁建章、百度总裁李彦宏和阿里巴巴CEO马云等六名网络剑客齐聚西子湖畔切磋武功。
  好客的马云肯定要戴些高帽子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见到李彦宏时,马云会说:“百度不错、很不错、非常不错。”
  当然,风度翩翩的李彦宏也会礼貌地说:“杭州很美、阿里巴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企业、今天的天气很好。”
  然后,马云再介绍一个神秘人物给他们认识。
  这个人是谁呢?
  孙正义。
  在这里,就不花太多的篇幅来介绍孙正义这个人。
  我们只需要知道,他是在互联网领域投资最多的一位“财主”,他投资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盛大、雅虎、新浪、网易、8848、当当网、UT斯达康、携程旅游网、263集团、淘宝网、分众传媒等。
  而且,他还当过“世界首富”。
  时间是一天。
  由于投资的互联网企业太多,在“网络泡沫”时期,也就是互联网股票在“膨胀期”的时候,他当过一两天的“世界首富”。
  只不过,孙正义这位“互联网投资大帝”并没有投资百度。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百度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且,这个“之一”两个字甚至可以去掉。
  孙正义不可能看不到百度的价值。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孙正义没有投资百度呢?
  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
  不过,通过一年半以后的发生的事情,也许可以分析出来孙正义不投资百度的原因。
  一年半以后,百度上市,股价一飞冲天。
  而就在这个时候,孙正义旗下的两个互联网公司突然针对百度做了一个动作。
  关于这个“动作”将会在第5章出现。
  这个时候,李彦宏还在“西湖论剑”的现场和马云聊天。
  他已经有资格站在中国互联网的巅峰论坛上面,已经成为了一个互联网界的“大腕”级人物。那么,是什么因素让李彦宏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呢?
  因为,百度已经成长起来了。
  一方面,使用百度的网民越来越多,百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百度的营销渠道建立得非常好,营业收入正在高速增长。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百度的营销渠道(1)
渠道是什么?
  很好理解。
  渠道通常指水渠、沟渠,是水流的通道。
  后来,渠道被引入到商业领域。
  渠道的引申意为商品销售路线,是商品的流通路线,所指为厂家的商品通同一定的社会网络或代理商而卖向不同的区域,以达到销售的目的。
  渠道有长渠道与短渠道之分。
  根据中间商介入的层次,将分销渠道按级数来进行划分,如零级渠道、一级渠道、二级渠道、三级渠道。
  一般而言,渠道越长,企业产品市场的扩展可能性就越大,但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