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青 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左 青 石- 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是说他们对贴传单的事没一点反响?”姚太如不解其意。自从那次以后,张炳卿他们又贴了两次传单,“你这是担心呢,还是觉得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他们一不抓,二不搜,不慌不忙,像没事一样,照样过他们的舒心日子。”张炳卿不免有些沮丧,“老百姓开始震动了一下,过些天又都冷了下去,好像并没多少人挂心这种事。”

  “你是性急了么?”姚太如笑起来,“你不去自首,警察所怎么来抓你?现在全国到处有骚动,有叛逆,有起事,当局要搜搜不到,要抓抓不了,你说他们能怎么办?还不只得装没事,装太平!”姚太如站起身来踱了几步,“这就说明老百姓对当局的仇视和不满已经到了相当普遍的程度!”

  “老百姓首先得穿衣吃饭,养家糊口,他们各人有各人的生计,各人有个人的心思。”张炳卿真正的忧虑在这里,“仇恨也罢,不满也罢,事情一过,他们就冷了,淡了,就像是一些点不着的柴草。”

  “好比喻,但不能说是点不着的柴草,而是有没点着的柴草!”姚太如笑起来更像个孩子,“这话确实能够形容眼下我们这个小镇的情形。”

  “你别笑。你见过我伯父,他不是胆小怕事的人。他有许多江湖朋友,在一起时乘着酒兴,常常怨气冲天,摩拳擦掌,但酒醒过后又都食消气散,各奔东西。他年轻时也闯荡过,现在却感到无可奈何。所以,他才为我想到娶妻生子,养家糊口的事情上去了。你说,连他也这样,其他的人还点得燃么?”张炳卿这时才把许多日子以来郁积在心里的愁闷理出个头绪来:他与伯父真正的分歧只在这里。

  “所以,你心里才不快活,所以,你才好些天没来我们这里了,是吗?”姚太如走近来问。

  “可我还是来了。”张炳卿说。

  “我相信你会来的!”姚太如拍了拍张炳卿的肩头,“老表同志,我说你比喻得好,但事情的关键在于:既是柴草,哪里会点不燃呢?可为什么点不燃?一是柴草还没聚到一处,现在老百姓虽然普遍不满,到处都有抗争,但多是自发的,盲目的,分散的;二是我们这些火种自身也燃得不够旺盛。你想,这会儿就凭着几张传单,怎么能把这些柴草点着,并且燃起熊熊烈火?你是太急躁了!”

  姚太如在床上躺了下来,一会,又霍地站起,把椅子移近张炳卿:“我想,现在我们这个国家该朝什么方向走,老百姓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个大题目,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但正确的只有一个。如果全国大多数的人都能认识、理解和接受这个正确答案,也就是说,如果全国大多数人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柴往一处堆,力向一处使,心朝一处想,那末,光明美好的前景就必然到来!你说是不是?但可惜的是,这个正确答案在哪里,这个共同目标是什么,许多人还不能够明白。。。 ”

  姚太如说得神秘而又自信,张炳卿听得玄乎而又凝神。忽然,张炳卿心里豁然一亮:“我明白了!你是。。。”

  “我是什么?”姚太如问,“你明白什么了?”

  “你是*,这共同的目标就是共产。”张炳卿小声说,“难道不是?”

  “可共产是要杀头的。。。”姚太如依然带着笑,“你不怕走这一条道路吗?”

  以前张炳卿也问过姚太如是不是共产党,那时他是断然否定,而今天说的这话,说这话的神色显然不同了,言外之意是:你想当*就得不怕杀头!

  张炳卿并没有马上做出回答,但在他心里却早已有了这种向往。最后,他只说了一句来由很远的话:“我早就知道你为什么不肯成家!”

35
李墨霞正式受聘担任了小镇国民学校的教员。搬家时,田伯林出外地为李家大院跑码头口岸已经十来天了,此时尚未归来。龙嫂帮着李墨霞忙了一整天,清扫房子,裱糊墙壁、搬运铺盖行李,还得照看小波,直到天黑也未收拾停当。这时又来了些学生和家长,李墨霞忙着接待,便让龙嫂去田家收拾清扫一下弄乱了的房间,把门锁了,顺便带些茶叶、芝麻等东西来。

  龙嫂推门进田家,见昏暗的窗台下坐着个人,吓了一大跳。还算她胆量不错,她近前两步,才认清是田伯林:“是保长回来了,该点灯呀!”

  “啊,刚到家。”田伯林仍坐着未动。他进屋时,在屋里转了一圈,知道是妻子搬到学校去了。他不知是失去了什么呢,还是得到了什么,反正原来的家是真正地破碎了。

  “今天从清早起忙了一整天,这搬家的事真麻烦!到这会儿还没清检妥帖。”龙嫂唠叨着,“干这种事还不如打柴锄草爽快呢,你没吃饭吧?上小学校去好了,那边刚才去了些看望的客人。你也去看看,到那里去吃饭好了。”

  “饿倒不觉得饿,你忙吧,”田伯林推却说,“我累了。今天赶了*十里路,听说沿途常有人打劫,只能结伴行走,谁都怕拉在后面,我这脚都跑肿了。”

  “那要不要让墨霞过来?”龙嫂问。

  “不必了,她忙,”田伯林说,“你只管去帮她吧,让我先歇息一会。”

  “这怎么好。。。 我先给你烧点水,洗洗手脚,热一热,等会得让墨霞回家才是。”龙嫂边说边下厨房生火,“唉,往后你们这伙食不好办了呢!”

  龙嫂添上水,生着火,田伯林走过去对她说:“别忙了,你去学校那边吧,这些让我自己来,等会我还有些事去;告诉墨霞,明天我再去学校看她。”

  支走龙嫂后,田伯林抹了一下脸便上床睡了,这是他第一次没有顾及夫妻情面办事。李墨霞这天确实忙不过来,也没有回田家。

  第二天,过了*点钟,田伯林才自己弄了点东西吃,想想还是该去一趟学校。刚进校门,恰巧迎面遇着吴国芬走了出来。因为学生们正集合在操场上举行朝会,田伯林与吴国芬只招呼了一声,便擦身而过。田伯林奇怪吴国芬怎么一大早便来了学校。

  田伯林进了李墨霞的房子,坐定之后,说起外地很乱,内战紧张,欠款很难收讨的情况,还说,一些大商富户都在暗中盘算安排后路。李墨霞则说教师的正式聘书已下,她担任低年级级任老师,小波正好放在自己班上。另外还兼任了夜校的语文课。说到这里,田伯林顺便问了一句:“刚才出门的这个妹子也是你夜校的学生?”

  “她想上夜校,可她姑妈不答应。”李墨霞说,“她定要我去帮她劝说劝说——龙嫂,你说她姑妈怎么就一定不让?”

  “她哪会不让?是碍着姜家人不好办吧,吃人家的就得由人家管。”龙嫂心直口快地,“天下的事不全都是一样?”

  “这事好像不是。”李墨霞知道龙嫂说话无心,并无影射之意,“我听姜信和说,他父亲在这件事上全由着吴枣秀。吴国芬到底姓吴,再怎么也管不到外姓人头上去。刚才吴国芬也说了,真是她姑妈不让。”

  “如果真要是她姑妈不让,那你也就罢了。”龙嫂在厨房里忙活计,回答说,“她要作的事,十头牛也拉不转,你去她就能给你面子?”

  “那我们两人去吧,你们算得是好姐妹了。”李墨霞提议。

  “我可去不得,真去不得呢!”龙嫂连连说,“我还没那么不清醒!她这人呀,我如果有事求她,那还好说话,如果让我去管她的事,非赚骂不可,你找香姐去跟她说说话还差不多。”

  李墨霞摇头:“吴国芬说她已经求过大香婶了,也没用。读书不是坏事,怎么要这样执拗?无论如何,这也是我的职责,过两天我好歹得去一趟。”

  田伯林听着没有插言。他来这里不过是一种应付。这时,他想可以脱身走了,便说:“我还得去你兄长那儿回禀呢,墨霞,我该走了。”

  “你不见见孩子?”李墨霞说。

  “刚才我在操场边遇着了波儿,他说放学后上舅舅家玩,我们在那儿见得着。”田伯林说着便起了身。

  李墨霞也未强留。送他出门时,她心里明白,田伯林来她这里已经是位客人了。

  姜信和对吴国芬上夜校的事十分仗义,十分热心。那天,姜圣初听说国芬要去学校报名上夜校,他当即气呼呼地嚷着:“我们家也养得起一个公主少奶奶么!一天一餐干饭两顿稀饭还没着落,你读什么书?如果让女人读书办事,男人不就得生孩子抹锅台去?”

  “你唬什么呢!”姜信和马上出来顶撞,“人家姓吴咱姓姜,她没写卖身契给你,你管得着?女人读书办事的你没见过?叫嚷出去不怕让人笑话!”

  姜圣初的老婆在床上躺着,也边喘气边唠叨:“你又生什么是非呢?家里才安宁了几日便不自在了么?上夜校也不误你的工,这事你就让她姑妈去做主好了。唉!我这双眼怎么还闭不上呢!能烦得死的早被你们烦死了。。。 ”

  姜圣初没话说了,国芬上夜校的事就全凭吴枣秀阼主。姜信和在吴枣秀跟前时不时地说起夜校如何火热,谁家的姐妹或夫妻同上夜校,学习进步如何快等等一档事,他也能把国民教育的意义,学文化的好处讲得头头是道,试图说服吴枣秀。因为姜信和晚了一辈,吴枣秀不便对他的这种旁敲侧击计较,只装作全不在意,或干脆把话头叉开。吴国芬却明白,姜信和不说还好,越说得多她姑妈越会厌烦,越不会同意。但国芬是这样一种人,她既不愿与姜信和串通合谋对付她姑妈,也不肯当姑妈的面去奚落嘲讽姜信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只得去求助李墨霞为她说情。李老师虽然答应了,但能不能说动她姑妈,国芬心里依然没底。前天早晨她再一次去找了李老师,出来时,在学校门口遇上了田伯林。她知道田伯林刚从外地回来,便没有多说话。但凭着女人的敏感,她觉得田伯林待她姑妈很好,当时想,该过几天再去找他才是。她相信田保长会答应替她去向姑妈求情,而她姑妈也可能会听他的话。

  前天,国芬真去跟田伯林讲了。田伯林未置可否,但今天一想,国芬猜测他肯定与姑妈说过了这件事,因为早晨起来,她姑妈板着脸孔斥责她说:“你别鬼精鬼怪到处乱窜,要这样,我偏不让你去夜校!”

  怎么说偏不让我去夜校?原本是你不让我去上夜校,我才去托人说话的呀!什么叫做鬼精鬼怪到处乱窜呀?看来,有了你这句话才好呢,那意思不就是说,你同意了我上夜校,只是让我别到处窜么?当然,你答应了我,我还窜什么!

  但当时国芬没敢多问,吴枣秀也没肯多说。

  晚上,李墨霞去找吴枣秀。她先上了黄大香家,想了解一下吴枣秀不同意吴国芬上夜校的真正原因。

  黄大香听李墨霞说明了来意。她料不到国芬这孩子竟有如此的韧劲。但她替吴枣秀作了辩解:“国芬从小失去父母,无人顾看,随姑妈寄居姜家,比不得别人家孩子的自在。其实,枣秀是把这孩子当命根子看待的。现在她人大了,心大了,作姑妈的自然应该管得严一点。女孩子不同于男孩子,一旦出了差错,那可是了不得的事。虽说国芬这孩子稳重,心眼怪灵透的,可枣秀是生就了的性子,说一不二。她厌倦了姜家人,别人劝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