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散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曾卓散文集-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卢森堡在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参与了革命斗争,以至受到敌人
的追捕。她躲藏在一辆牛车的稻草堆中,从祖国(波兰)流亡了出来。那以
后,她一直坚持斗争,一直到悲壮地牺牲。她写过不少政论性的著作,就是
在狱中,她还偷偷写过一些论文和传单。她还对一般人认为枯燥沉闷的政治
经济学有深入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有专著(梅林的《马克思传》中关于《资
本论》的那一章也是她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位战士,而在我们读了这
些短信以后,才知道她的心灵是这样的丰富,感情是这样的细腻。
她说,在她的斗室内,“通过千丝万缕直接而微妙的细丝和外界千百种
大大小小的动物联系起来”,“内心和生物自然界息息相关”。她能懂得鸟兽
的鸣叫声中各种最细致的差别和感情,她的心会因鸟儿的鸣啭而颤抖。她满
怀哀怜地将被一群蚂蚁围攻的受伤的小虫解救出来。她对一只半死的蝴蝶低
语。她为了有些鸟类竟然默默无声地灭绝下去而悲痛,甚至哭泣起来。她的
丰富的同情心特别表现在对一群水牛的态度上。那些水牛产自罗马尼亚的草
原,是战利品,拖着沉重的货车到监狱里来,受到赶车士兵的毒打。她写着
她站在一匹淌血的水牛面前的心情:
那牲口望着我,我的眼泪不觉簌簌地落下来——这是它的眼泪啊,就
是一个人为了他最亲爱的兄弟也不会比我更无能为力地目睹这种默默地受难
更为痛心了。那罗马尼亚自由而肥美的绿色草原遗落到多么遥远不可及的地
方去了!那里阳光普照,微风轻拂,多么和这里不同啊!那里鸟儿清脆地鸣
啭,牧人富有旋律的呼啸声也和这里多么不同啊!可是在这里——这个陌生
的恐怖的城市,这阴郁的厩舍,这些搀杂着烂稻草的、令人作呕的腐朽的草
料,这些陌生的、可怕的人们,以及这殴打,这从新的创伤涔涔流出的血滴? 。
啊,我的可怜的水牛啊,我的可怜的、亲爱的兄弟,我们两个都是那
样无力、疲惫地站在这里,在痛苦、无力和怀抱着热望这几点上我们是相同
的。
这是被敌人称之为“嗜血的卢森堡”写的。我们可以不理睬敌人的这
种污蔑,但是不是我们有的同志也会认为这是“过分温情”呢?
她是那样热爱大自然,她常常用“这是多么美啊”来赞叹一棵大的黄
杨,一簇小花,一个黄昏。仅仅一朵玫瑰色的云彩就能够使她心旷神怡。
她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的乐趣,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甚
至在单独监禁的狱中也是如此。在一个寂静无声的漆黑的夜里,她在囚房中
静静地躺着,身子像是被冬日的黑暗、烦闷和不自由的黑布层层缠裹住。但
她的心却由于一种无从捉摸的、奇怪的内心喜悦而怦怦跳动着,就像是在辉
煌的日光下走过一片绚烂的草原一样。狱卒沉重、迟缓的步伐在潮湿的沙砾
中发出的吱吱声,对于她也像是在唱一支短小悦耳的生活的歌。在黑暗里,
她向生活微笑,仿佛她已得知一个魔术的秘密,这秘密能制裁一切邪恶和令
人沮丧的谎言,并能把这一切化为纯然的光明和幸福。
凡是受过单独监禁的人就知道那是多么痛苦。恩格斯说,那是往往会
把人逼疯的。我也有过一点这样的经验。在孤独的煎熬中,我常想到一些先
辈们,从他们的榜样中吸取力量。
其中有两位妇女,一位是俄罗斯的薇娜?妃格念尔,我读过她的《狱
中二十年》,她的从容和镇定帮助我镇定下来。但我更多地却是想到卢森堡,
想到她对待生活和对待痛苦所达到的那种哲人的高度。
她不是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遁世者,也不是那种“留连光景惜
朱颜”的玩世者。
她对生活的美的感受,她对大自然的爱,对动物、鸟类的爱,是根源
于她对生活的爱。而她能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把握住生活的美妙和奇
趣,能够生活在陶醉里,能够“披着一件绣满灿烂的繁星的外衣通过人生”,
这件外衣保护她不受一切细屑繁琐的杂事和一切烦恼的侵扰,则是由于她对
将来、对真理的信念。——热烈地有所爱,因而强烈地有所憎,同情一切受
难者,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这一切溶化在她的内心中,溶化在她的生活中,
成了她的本能,像呼吸一样地自然。她不能有别样的选择,不能有别样的生
活。如果让她站在斗争的一旁,将比把她关在监狱中更使她痛苦。她知道她
为什么而斗争和受难,她知道她为什么必须斗争和受难,因而,她说:“不
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就必须这样对待
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着笑容地——不管一切如何。”与斗争融合为一体,
与信念融合为一体,伟大的热情创造了伟大的人。因而,她可以说:“不论
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在。”
有人说过:对于真实含义上的战士,就是真实含义上的诗人也应该为
之低头的。我想说,在真实的含义上,战士、诗人、哲人原是相通的。真正
的战士也就是诗人——即使他一生中没有写过一行诗,然而他的一生就是美
丽的诗;也就是哲人——正是由于对生活的明澈的认识,才能使他英勇地斗
争,从容地受难,而在必要时,又壮烈地献身的,如同卢森堡。
是的,卢森堡有时也会感到很悲痛,有时也会感到疲惫无力。但这不
正说明她是一个真正的人么?作为一个人,她有着人的感情。但也正因为如
此,就更能显出她能超越于这一切之上的坚强了。
是的,卢森堡也有过错误,甚至不止一次犯过错误。但作为一个人,
她怎么可能没有错误呢?问题在于,她的错误是认识和理解的原因,而不是
由于私心。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德国工人阶级奋起推翻德皇威廉后,卢森堡获得了
自由,重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而在第二年的一月,她就被残酷地杀害了。
在她生前最后写的那篇政论《秩序统治着柏林》中,她以无比愤怒的心情谴
责了替资产阶级绞杀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叛徒,同时她也宣告了对无产阶级革
命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她说:“你们的‘秩序’只是建筑在浮冰上的宫殿”,
“革命是永存的? 。革命必将通过失败与胜利,走向自己伟大的目标”,革
命“将在你们发抖的音乐齐奏声中宣告:过去我存在,现在我存在,将来我
存在!”——这是壮丽的诗。但是,我也为她所写的这些朴素、真挚、珍珠
般闪光的短信所感动。血管喷出的是血。列宁曾将卢森堡比作是一只鹰,就
在这些短简里面,我们也看到了鹰的心。这些短简告知了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应该怎样做一个真正的战士,做一个真正的人。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
像她那样:不论我到哪儿,
只要我活着,
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在。1980年
无愧于“人”的人
我最初读到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的《绞刑架下
的报告》①,是在一九四八年的秋天。这是一个人在死狱中的手记。他幸运
地从一个事实上是“自己人”的看守那里得到了纸笔,有机会时就偷偷地写
几行。他要说的话是那样多,而死神随时可以抓住他,所以他常常耽心自己
不能写完。在他写了最后一页不久,就被处决了。
这是名符其实的绞刑架下的报告。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是激荡着欢乐的书:生命的欢乐,战斗的欢
乐。作者自己就正是这样说的:“我们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战斗,我们也
为欢乐而死。因此,永远也不要让悲哀同我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纯真
而朴实的欢乐情绪是浸润在全书中间。当我们读的时候,不能不满含眼泪—
—不是由于悲哀,而是真诚的感动,感到自己是在生命的祭坛前受着洗礼,
一股圣洁的热流在内心迸涌,鼓舞着自己向前奔去。伏契克说:“我爱你们,
人们,当你们也以同样的爱回答我的时候,我是幸福的? 。”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本书,看我们能不能以同样的爱来回答。
伏契克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后,作为捷共的中央委员,
转入地下坚持着斗争。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被德国秘密警察逮捕,牺
牲于一九四三年九月八日。
在这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中,他从生被带到死亡的边缘,又渐渐复生,
而后重新面向死亡。在这中间,备受苦刑和折磨。
如果他被捕的当时拒捕(当时他身上带有手枪),他就可以仅仅一死,
而不致遭受酷刑和折磨。但是,考虑到在场的五位同志(在敌人眼中,他们
不是问题那么严重的人物)的安全,他没有这样做。他被捕后,遭受多次的
毒打和重刑,眼看必死,连敌人也说,“够他受的了!”同牢的难友为他唱起
了挽歌。然而,他又奇迹般地慢慢活了过来。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体质好,
也因为他有坚强的生活意志。虽然这“生”,不过是使他又一次经受苦难,
面向死亡。
而他原是热爱生活,渴求着日常的自由的生活的。当熬受着苦刑,一
步一步迫近死亡的深渊时,在昏迷中他却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狱外的生活的
节奏,想象着狱外的生活的洪流。
当他从弥留中慢慢醒过来时,他说:“我希望再过一过自由的生活,再
能多多地工作,多多地爱,多多地唱,多多地在世上游逛。要知道我现在才
刚刚成熟,我曾有过这么多的力量。”而且,正由于是从死亡的边缘回来,
他是如此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美丽和幸福,在最普通的事物和现象上都能发
现迷人之处。
他在黑暗的狱中感叹着:“多么想看一次日出呵!”
审讯他的特务在知道酷刑不能使他屈服后,想到多彩的生活可能对他
是有力的诱惑,因而把他带到城里,坐在公园中,对他说:“我知道你爱布
拉格,你看看它吧,你难道不想回到这儿来吗?”
当然想的。夏天的傍晚,已经有点秋意的布拉格被淡蓝的轻烟笼罩着,
像是成熟了的葡萄,又像葡萄酒那样的醉人,令人想看它,拥抱它,一直到
世界的终止日? 。。然而,回答是:“如果这儿没有你们,它会变得更美丽。”
这种力量:从生到死,死而复活又重新面对死亡,忍受几乎不能忍受
的肉体上的折磨,抵抗那种为自己所热爱的生活的诱惑——这种力量从何而
来呢?
伏契克说:“我清白地活到现在,我愿意至死都做一个清白的人。”
— —力量来自人的尊严。
他说:“千百万人正在为争取人类自由而进行最后的斗争,成千上万的
人在斗争中倒下了。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作为这最后斗争的战士的一个,
这是多么壮丽呵!”——力量来自为自由而斗争的战士的自豪感。
那个审讯他的特务对他说:“你们输了,你们所有的人都输了。”
“只有我一个人输了。”他回答。
“你还相信共产党会胜利吗?”
“当然相信!”
— —力量来自对信仰、对胜利的坚定的信心。
是的,人的尊严,为自由而斗争的战士的自豪感,对信仰和胜利的坚
定的信心,这就是他的力量的源泉;这就是他面向死亡而满怀欢乐的原因。
伏契克写到在狱中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