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2-生命的沉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82-生命的沉湖-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5]见1926年3月25日《晨报》报道。    
    [16][20]《西南联大两外籍教员访问关麟徵》,收《一二一运动》485页,484页。    
    [17]飘萍:《警言司法界与国民军》,载1926年3月21日《京报》。    
    [18]周作人:《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载1926年3月21日《京报副刊》。    
    [21]王世杰:《论三月十八日的惨剧》,载《现代评论》3卷28期,1926年3月27日出版。    
    [22]参看《女师大刘和珍君女士被害记》、《女师大杨德群女士被害记》,载《女师大周刊》123期,1926年3月24日出版。


《生命的沉湖》 第一部分“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4)

        
    [23]《京师地方检察厅公函》,载1926年4月4日《京报》。    
    [24]王世杰:《京师地检厅与三一八惨案》,载《现代评论》3卷70期,1926年4月12日出版。    
    [25][28]周作人:《洋铁水壶与通缉令》,载1926年4月7日《京报》副刊。    
    [26]《通缉令决定之经过》,见1926年3月20日《晨报》。    
    [27]见1926年3月20日《京报》报道。    
    [30]参看鲁迅:《大衍发微》;《鲁迅全集》3卷,575—581页。    
    [31]见1926年3月27日《京报》报道。    
    [33]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史》编写组:《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史》,206页,北京出版社,1979年出版。    
    [34]周作人:《恕府卫》,载1926年4月2日《京报》副刊。    
    [35]见1926年3月21日《晨报》报道。    
    [36]平:《三月十八日》,载《甲寅月刊》1卷34号,1926年3月20日出版。    
    [37]林学衡:《为青年流血问题敬告全国国民》,载1926年3月20日《晨报》。    
    [38]西滢:《闲话》,载《现代评论》3卷68期,1926年3月27日出版。    
    [39]陈源等:《杨德群女士事件》,载《现代评论》3卷70期,1926年4月12日出版。    
    [40][45]鲁迅:《空谈》;《鲁迅全集》3卷279页,281页。    
    [41][43]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载《语丝》72期,1926年3月29日出版;参看《对于大屠杀的感想》,载1926年3月20日《京报》副刊。    
    [42]渊泉:《群众领袖安在?》,载1926年3月22日《晨报》。    
    [46]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4卷,297页。    
    [47]鲁迅:《死地》;《鲁迅全集》3卷,267页。    
    [48][49]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3卷,376、377页。


《生命的沉湖》 第一部分我感到惊心动魄

    ——黄昌勇《王实味传》序作者希望我为本书写几句话。    
    我读完,放下书,就沉默了。    
    我感到惊心动魄,却无法理清我的思绪。    
    脑子里反复地轰响着一个声音:“暗暗的死”;“暗暗的死”;“暗暗的死”……    
    这是本书引述的鲁迅的话:“我们试一推测死者的心,却一定比明明白白而死的更加惨苦。”(《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    
    这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一个“暗暗的死”。而如作者所说:“他的悲剧意义早已逾越了作为个体生命本身的遭遇沉浮,他的悲剧其实已经预示了一大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未来的人生轨迹。从某种程度上说,王实味的遭遇可视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某种重要类型的起始点,回首既往的历史,我们会看到无数后来者在类似的境遇,不同的时期演出的一幕幕沉重的历史剧。”    
    但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依然是一个不明不白的死。而且似乎已经被人忘却了。——人们忙于世纪末的狂欢,有谁想到去“推测死者的心”,有谁听见死者亲属的哀哀的哭声,更有谁愿意正视与承担这死尸的沉重,思考这历史的沉重?!    
    我们即使无力(似乎也不允许)深入地思考这一切,至少也应该把“死”的来龙去脉、“死”的真相弄清楚,还一个“明白”,也算是对这“暗暗的死”,对这段历史有个交代。    
    本书的作者,正是怀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学者的历史责任感,走出了这第一步。这其间的艰难是不难想象的。    
    本书所揭示的大量事实,则足以使读者悚然而思。而且不同经历、背景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引发出不同的联想与思索——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自己的历史。    
    我关注的是以下几个事实。    
    这是1927年的春天,王实味与中共北大党支部书记的一场激烈的争吵。在王实味看来,这是对他的私生活的粗暴干涉,是家长制的封建作风的表现,必要据理抗争;而支部书记则动员组织力量展开批判,并扬言要将他开除出党:人们不免要联想起1942年的那场运动。前后两次批判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历史的路是怎样走到后来这一步的:这都发人深省。    
    事件所暴露的王实味的个性:那暴烈的火性,讲话无遮无掩,不计后果地坚持己见,无所顾忌地顶撞上司……使人们有理由为他的命运担心。作者来信说,他之所以要我写几句话,是因为王实味也是北大的校友。那么,面对这位老学长的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北大人将会有怎样的反应,这也是饶有兴味的。    
    当然,最让我震惊的,还是本书对批判王实味及所谓“五人反党集团”运动的组织与发动过程的详细披露。特别是作者引述的康生1943年8月在陕北公学训练班上的讲话的原始记录稿,所透露的“细密处见功夫”的机心与手段,确实让人大长见识。中国以后所发生的许多事情,包括1957年的“阳谋”,在这里都已见端倪。理清中国现代思想史与知识分子命运史上的这条线索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以“不为尊者讳”的史家态度与笔法,对知识分子(包括一些声名显赫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在批判王实味运动中的种种表现,所作的如实叙述,是特别让人感到沉重的。本世纪为什么一再出现鲁迅所说的“使劲的拉住了那颈子上套上了绞索的朋友的脚”的悲剧,这是人们不能不深长思之的。    
    生命的沉湖    
    本书所揭示的值得注意的历史事实,还有很多。作者自有他的见解,也只是点到为止。进一步的思考留给了读者。作者自己也表示,他还要将他的思考写成专论。那么,本书只是一个开始,下面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我们仍要感谢作者:他帮助我们“明白”了许多事情。——尽管直到五十七年以后的世纪末,才有了这点“明白”,似乎迟了些,但却来得不易:我们懂得这分量。    
    1999年12月25日写毕于燕北园


《生命的沉湖》 第一部分对共和国历史的另一种书写

    ——在《一个平民百姓的回忆录》座谈    
    会上的发言作者比我大四岁,那么,我们就是同时代的人了:都是出生在30年代后期,主要成长在五六十年代的共和国的普通公民。因此,我是以“读自己的历史”那么一种心态来读这本书的,觉得很亲切,读的时候既放松又投入,有时会心一笑,读到有些地方心里酸酸的,想哭又不想哭。这些年已经很少有这样的阅读体验了,单凭这一点,就应该感谢作者:他的笔触动了我的心灵深处的某一角落,又让我得到了精神上的某种满足。一本书,能够引起读者(我相信绝不止我一个人)这样的感应,就足够了。所谓评论界如何评价是无关紧要的,似乎也不必去追求多大的“意义”。    
    作为读者,这样放松地阅读,愿意想就想想,不愿意想就这么读下去,读下去,这也就够了。不幸的是,或者说讨厌的是,我还有另一种身份:除了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外,还是一个研究者。这就糟了:书读完了,还要想想历史观、历史写作这一类的所谓“学术”问题;而且今天请我到这里来,大概也是要我谈谈这方面的话题。于是我也只能按照派定给我的(某种程度也是我自己选择的)角色说话,就有了下面这一番议论。——但我希望,我姑妄说之,大家也就姑妄听之,是不必过于认真的。    
    今年是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自然免不了要出现关于这一段历史的种种叙述。历史叙述总是有所遮蔽的。就我已经读到的有关共和国历史叙述,就有种种遮蔽,而被遮蔽(特别是有意遮蔽的)部分是特别有意思,让人要好好想一想的。这是一个有很多的话可说的话题。这里仅就这本书所涉及的谈一点。人们爱谈的是决定亿万人的命运的大人物的历史活动,恰恰忽略了那“亿万人”的活动:自己的命运先天地被大人物决定了,那么他们又是如何活下去的呢?人们还喜欢描绘大的历史事件,土地改革、反胡风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但这些大事件在一个个、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共和国普通公民的心灵上留下了什么痕迹呢?这些就不谈了,被历史叙述省略了。而没有人,特别是没有人的心灵的历史又是什么样的历史呢?这会不会造成某种根本性的残缺呢?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通行的历史叙述的遗憾,而看重这本共和国普通公民的回忆录的:它以“野史”的个人性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相对自由、松弛的笔调,揭开了被“正史”所遮蔽的历史的某些侧面,我从中读到了许多别处读不到,而又发人深省的东西,从而加深了对共和国历史的认识。    
    比如说吧,共和国是一场革命的产物,所谓“革命”就是对原有社会结构与秩序的一次大颠倒,导致了原有阶级的、社会的、人际的关系的大变动——这都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一般的历史叙述也都是写到此为止。但其实是还应该追问下去的:这样的大颠倒、大变动,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地位、利益各不相同的普通人的命运,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什么影响呢?他们各自对此做出了怎样的行为的、情感的、心理的……反应呢?缺失了这些的共和国历史至少也是不完整的吧。从这一角度来读这本回忆录,就十分有意思了。作者出生于一个大家族,原本是处于社会结构的上层的,正是革命的对象。因此,社会上这一部分人的命运,他们的情感生活,从来都是被排斥在共和国历史叙述视野之外的,即使偶尔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都是被妖魔化(非人化)的。而本书却提供了一种真实,包括在土地改革风暴来之前,作者的父辈所做出的反应,都让人触摸到了面对必然到来的大变动的历史当事人心灵的颤动。而作者本人以后的种种经历:他怎样应对“从众星捧月的少爷成为人人可欺之的贱民”这样的人生巨变;他怎样又从普通平民的生活中找到了位置,不仅生存了下来,也寻得了爱情,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处世哲学;而在世纪末的社会变动中,他又怎样奇迹般的获得一次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机会(不仅是经商,也包括本书的写作),而这才能恰恰是从父辈那里遗传下来的。这“一个人”身上所显现的历史沧桑,正是真实地显现了共和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