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子为道-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在这些情况下,你怎样调动自己的好奇心呢?那就靠你自己时时保持孩童时的那种好奇心、童心,有了童心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激情。学习要有激情,没有激情是不行的。    
    那天晚上,北大生物系苏贤贵教授约我去听梁从诫先生的环保讲座,北大那么多学生,当时往左右一看,我是年龄比较大的。当我发言时,我说:“在座的数我年长一些,我比年轻的共和国小一岁。”这话一开头,说明我本身就有激情。我认为我是年大的,我还来一句我比共和国还年轻一岁,加了一个年轻,这就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就能产生动力,像学习有没有积极性,有没有自觉性。你的积极性、自觉性来自你的动力,这动力来自你的兴趣,兴趣来自你的童心,来自你的好奇心。    
    


第三部分为道育“三心”之给知识编码—分别心(1)

    天下无二道    
    到了“为道”阶段,“分别心”就明显了。搞科学研究、理论研究,如果没有这种“分别心”,便分不清是非。当然这是指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需要这样的“分别心”,就是因为要分别它,所以才去探索它。    
    “分别心”绝对不能广而用之,普遍去运用它那是不行的。特别是用在为人上,那就更不行了。同样是理论研究、科学研究,在研究时你去分别那是你说的,这是我说的;那是你们国家的认识,这是我们国家的认识;那是你西方人的认知,这是我们东方人的认知。如果这样分别,就不利于科学和理论的研究,不利于问题的探讨,这个不能分别。我们分别只能去分别这个问题的本身,这个科技项目的本身,这种自然现象的本身,这个社会问题的本身,去分别、比较哪种合理一些,哪一种方案更佳,哪一种理论是正确的,哪一种理论还不圆满,还有欠缺。这分别只能在它的本身上去分别,如果拿到人事之间的感情问题,利益上、名份上去分别的话,那就坏了。    
    明明这个东西,从他的现象本身,自然问题的本身,应该A是对的,因为A是西方人,我不认可;西方人认为本来B是对的,B是东方人的他不认可;这样就完了,始终都扯不清楚。真正的科学家,真正有学问的哲学家,他没有这种分别心。古人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科学无国界。    
    知识的“总司令”    
    大师级的讲师,他们之所以讲起课来得心应手,写起文章也得心应手,原因就是他们的知识有了系统化,有了“分别”。这个分别与什么来对照呢?有的人知识学了不少,可就是一锅粥,知识再多也派不上用场,一接触实践,理论知识仍然是一张皮。    
    只有通过分别、整理,有了系统化的知识才能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样一分别,你的知识就不是一锅粥了。即使你的知识比他人学得少一些,但他人的知识只是一锅粥,而你的知识却了了分明,能应用自如,能得心应手,这样与他人一比,他那个就是死知识,而你的是活知识;他的知识可能是平面的,只有那些整齐划一、循规蹈矩的东西,整个面上全是点、点、点,到了你这里,你不需要那么多点,可能只要一个点,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    
    你可能只要一、二、三,就是长、宽、厚三维立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到了“三”就行,因为是由“三”生一切嘛!为什么知识会像一锅粥呢?因为没有分别,没有分类,不知要用多少字母去给他编码,知识越多,编码越多,到关键的时候还是找不到头绪;而经过分别、分类,无论你获得了多少知识,你只要点、线、面三个编码就行了,这多简易,多方便呀!一个指挥棒就能指挥千军万马,知识也是千军万马,你就是总司令,这就是为道。    
    


第三部分为道育“三心”之给知识编码—分别心(2)

    圣人无两心    
    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他把中国人文始祖伏羲的阴爻和阳爻“古为今用”,东为西用,用到他的“二进制”里,以后二进制又用于电脑编程,他就是没有这个分别心。如果莱布尼兹有这个分别心,认为这是东方古人的东西,那怎行呢?那他就无法公开他的论文,他的论文现在可能还放在床底下,不敢向外公开,那么电脑的发明也要向后推迟了。所以我们要分别出是哪一种“分别心”。对于分别心,它本身是无善无恶的,主要是看你怎么用的问题,你用得不好,就会产生烦恼,这是一种执着,甚至产生一种怨恨。    
    分别心用到名利得失、你我这些上面,那就是贪心了,甚至不仅仅是贪了,而成了对人类、对社会有阻碍、有影响的东西。分别心要是用佛教方面的知识去讲,要讲很多,但这里就不过多去讲,现在只从学习上去说。    
    求学阶段,学了好多知识,积累了很多很多知识。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你首先要分别,起码要分别一下哪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发展有用;哪些知识对我的发展暂时还没有作用,这就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另外,还要把这些知识归纳、整理。    
    因为是为道,所以要通过思考。通过你的思考或与朋友之间讨论、研究,然后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东西。明明你积累的知识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像积木一样有大有小,有的像猴子,有的像熊猫,有的像玉米,有的像高梁,这样一小块、一小块的积木,就是你的知识板块。但是你现在如何将这些知识拿过来,拼成一幅画,拼成一个故事,拼成一个奇特的组合,这就是“为道”阶段。当然这就要“分别”了,要通过分别来进行整理,这也是一种分类。    
    将玉米与猴子拼起来——猴子摘玉米,这样就连起来了。以前看猴子是猴子,玉米是玉米。我再去连,还能连很多东西,还能联想成很多的组合。还能联想到玉米加工成柠檬酸,加工成食品。我只是举个例子,主要还是讲这么一连,你的知识系统化、形象化、逻辑化了。有了系统,有了形象,有了逻辑,那么你的思维平台上就有好几台戏,有京剧、黄梅戏、河北梆子,还有话剧、小品、歌舞晚会……这样就丰富多彩了,调动起来就得心应手,左右逢缘,知识就了了分明。以前的问题都是一小块,要考虑一个问题,想半天还是找不到头绪,现在就好了,不用再去苦思冥想了。就像导演切分镜头一样,将表一列,不用多讲,演员和剧务、摄像师们都自动出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这就是“为道”阶段。道是道路,一条一条的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道都通到应用的知识军团里面。无论人家提什么问题都不怕,因为你所学的知识在你的思维里已经了了分明,因为你思想里面有一个大的平台,上面各种剧种都有,无论你点什么戏,都能为你演出理想的戏曲。    
    


第三部分为道育“三心”之为道中的自信—平常心

    把功夫积累成高山    
    平常心是我们日常听得最多的,高考以前,老师、家长都讲要一个平常心;体育大赛以前要有一颗平常心。但真的要作到平常心谈何容易呀。在考试之前老师、家长这么说,有的考生的心里反而越听越烦。当他突然一面对这么大的场面,平时那个“平常心”找不到了,不管用了。这时要什么样的“平常心”呢?平时在学校考试,单元测验、会考那种情况还能对付,那个时候平常心都还有;但一旦走进高考考场,一走进大赛的赛场,这时把平时的“平常心”拿过来又不管用,它们不是一个层次的,如果你按那样去调整,那不行,必须要有新的调整方式,到底怎样来调整这个平常心呢?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平常心是平地,但你必须先见高山。你没有见到这个高山,你就显不出这个平地,没有高怎能显出平?那高是什么?就是平时积累的知识,平时练就的功夫。考场和赛场上的高山就是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就是平常心。如果知识积累不多,功夫练得不硬,就没有自信心。正如人们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十年功”就是“高山”。    
    你怎样调整你的平常心?开始,你必须把功夫积累成高山,然后在关键时就显出平地。学问到一定时候,已是为道阶段了,你已通过为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不知要用多少编码来编你的知识仓库,已堆得满满的。在这种时候,你再来分别,重新编码,编成一二三,然后由你任意指挥,“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时你就很随意了,能无为而无不为了,这样你就有平常心了。    
    用淡泊来滋养    
    还有一个问题,在得到平常心后,你能守住它吗?能保持吗?有的人平常心得到了,结果又让它擦肩而过,让它溜走了。原因就在于你骄傲了,得意了。骄傲必失败,得意必忘形。忘什么形呢?忘掉了那个得之不易的平常心,所以必须保持平常心。用什么来保持平常心呢?用淡泊保持。你不用淡泊来保持,而是处处都很得意,就像喝那浓糖水一样,天天处在别人的奉承和赞扬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天天喝“大补汤”,来者不拒,这样你能受得了吗?被这些“大补汤”给淹没了。我们对“大补汤”应该自己用白水冲淡,慢慢地享受,也只有在淡泊中间涵养这种平常心。奉承和赞扬的“大补汤”只能堵塞住平常心,只有淡泊才能滋养平常心。    
    好奇心、分别心、平常心,这是一连串的。好奇心来自童心,保持了童心就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兴趣,有了兴奋中心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积极性和自觉性。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分别、分类,将所有的知识再编成知识的海陆空三军,不能将它们变成一锅粥,使它学无所用。当知识组织好了,就是“为道”了,这时知识的三军就已排好阵势了,这时你就瓜熟蒂落了,就有了平常心了。有了平常心,还必须用淡薄来保持它。    
    1998年我出了一本书叫《淡泊人生》,是专写老子的。这本书现在还有许多人找我要。什么为淡泊?老子讲:“无为就是一种淡泊。”所以,我们必须用淡泊来滋养平常心。    
    


第三部分为道的反省之阅读为道——是什么

    是什么?    
    “是什么?”实际上是讲概念性的东西。下面我还要讲概念,所以我这里就不去重复。那么我就讲“是什么”。还顺着上一个讲题“好奇心”来讲。童心里有好奇心,这个好奇心就是喜欢问是什么?看看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实际上知识的积累,积累一大堆,大多数都是“是什么”,当然也有为什么,也有怎么办、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但大量的知识是“是什么”的多。像公式、定理、公理,它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是什么”。我们平时学的,刚开始识字时,这是什么字,怎么写。是什么,不仅仅是自然现象,还有人生和社会现象,这就是事,当然还有理。    
    关于“是什么”,我曾经在“2000年高考命题研讨会”上,与大家讨论了一个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教材和考试题,问“是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