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狱"里的温柔--卡夫卡-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卡夫卡家族的人在自己家中讲捷克语。跟所有的犹太人一样,他们的孩子上犹
太教会男子学校。这种学校实行6 年制义务教育,德语是法定授课语言。赫尔曼·
卡夫卡在这种学校受完了6 年教育,最终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德语。
    14  岁那年,赫尔曼·卡夫卡离开家庭,去闯荡世界。按犹太法规,他差不多
已是成年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位年轻的小贩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当时,
形形色色的商品正涌向市场,在新兴工业的摇篮波希米亚,情况更是如此。市场经
济在呼唤。在广大农村地区,零售贸易更是迫切地需要着干练的人才。精明而吃苦
的犹太小贩们迅速进入了这一领域,其中不少人为日后显赫的富裕打下了基础。就
在这一时期,著名德国作家魏菲尔的父亲经营起那时波希米亚最大的手套工厂,弗
洛伊德的父亲在摩拉维亚开设了一座纺织厂。许多人从借贷放利发家,向更大的金
融事业发展,或者像赫尔曼·卡夫卡一样,从起早摸黑、漂泊无定的行商小贩起步,
逐渐成为较为大型的零售和批发经营商。
    总而言之,19  世纪下半叶,奥—匈帝国境内犹太人的经济地位迅速改进。这
一事实有着两个重要的含义:一方面,它意味着“父辈创业”的丰功伟绩;另一方
面,它又意味着以脱贫致富为目的的残酷竞争。从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在
犹太中产阶级内部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更重要的是,在新兴资本主义这个残酷竞
争的世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这一原则以犹太人特殊
的社会历史情势为背景,决定了犹太人家庭关系的一般模式,并使得某些特定的人
格特征在其中占据了优势。
    整整有6 年,年轻的犹太小贩赫尔曼·卡夫卡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乡村小
道上餐风宿露,往返兼程。直到1872  年,他被征入奥地利军队,服了两年兵役,
并在那里被擢升为中士。
    1874  年,22  岁的赫尔曼退役离开军队,前往布拉格,希望在那里找到自己
幸运的前程。
    本来,那些年头正是淘金的好时光。1848  年革命废除了对居住权的限制。对
于大批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民,尤其对于无家可归的犹太人,地平线上的城市之光,
似乎许诺了无比美好的前景。对犹太人来说,作为无名的小人物消失在城市的茫茫
人海中,也可使自己免于受到反犹主义的伤害。几十年间,农村的犹太居住区荒废
了。在不少村庄里,例如在卡夫卡祖居的沃塞克,犹太教堂因此而关闭。
    赫尔曼·卡夫卡与他的犹太同胞们一道涌入了城市。他在一处从中世纪留下来
的犹太人居住区安了家。在那儿,妓院和劣质的小酒馆随处都是。年轻的赫尔曼既
无钱又无关系,日子并不好过。加之上一年维也纳股市的崩溃,引发了漫长的经济
衰退时期,结束了20  年来出人意料的经济繁荣,给他的淘金梦投下了阴影。然而,
这位22  岁的退役军人已经习惯了艰苦奋斗,锲而不舍。8 年过去了,他终于“三
十而立”。
                             第四节 洛维家族
    1882  年,30  岁的赫尔曼·卡夫卡娶了一位殷实的犹太酿造商之女为妻。
    新娘名叫尤莉·洛维,1856  年3 月22  日生于波德布拉特。那是易北河边一
座小城,主要居民为捷克人。历史上,在波希米亚地方类似波德布拉特这样的小城,
有不少虔诚而乖僻的犹太世家,其中不乏离群索居的学者、受人尊敬的拉比或长老、
医生、单身汉或别的什么人。在世俗社会眼里,这些人的人格常常表现为复杂的混
合体。一方面,他们显得行为古怪、举止反常、不请事理、心不在焉、体质羸弱;
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性格突出、特立独行、富于宗教情怀、关心精神生活和内心
价值远胜于关心世俗利益。
    尤莉·洛维就来自这样一个犹太世家。后来,尤莉·洛维回忆她的家族吏时,
一直能追溯到她的外曾祖父,也就是她外祖父的父亲。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
是家族中最有学问的人,在基督徒和犹太人中有着同样的威望。
    据说,有一次,一场大火把他家四周的房屋全部化为灰烬,唯独他家的房屋完
好无损。人们把这一奇迹归之于他超人的虔诚。这位传奇式人物的3 个儿子,也都
秉承了他们父亲的虔诚。其中一位不怕别人嘲笑,坚持要在衣服上缝制标记,以表
示对犹太教的忠诚。另一位改信了基督教,并成了医生。他们都死得很早,剩下他
们的哥哥,有幸躲过各种灾难活下来。他就是尤莉·洛维的外祖父。这是一位虔诚
的犹太教长老,留着长长的白胡须,学识非常渊博,满屋子都是藏书。他开了一家
不小的商店,买卖上马马虎虎,但对犹太教的事情却一丝不苟。这位长老终生坚持
在易北河里游泳,天寒地冻也不例外。如果河面结了冰,就在冰面上砸一个窟窿,
再跳进水中游泳。他生了一儿一女。儿子是个疯疯颠颠的人物,女儿就是尤莉·洛
维的母亲。比起她疯疯颠颠的兄弟来,这个女人也并不幸运,她29  岁时年纪轻轻
便死于伤寒,身后撇下二儿一女:阿尔弗雷德、约瑟夫、以及3 岁的妹妹尤莉·洛
维——即后来赫尔曼·卡夫卡的妻子,本书主人公卡夫卡的母亲。
    尤莉·洛维的母亲病逝后,她的外祖母也因不堪这一打击而自杀身亡。
    然而有人揣测,她的自杀也许更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她女儿死后女婿的再娶。
不管怎样,这其中显然反映了卡夫卡母系家族的人精神和情感世界的丰富和敏感。
    尤莉·洛维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她父亲就匆匆再娶卡夫卡母系家族的一位远房
亲戚,并生下3 个儿子:里查德、鲁道夫和西格弗里德。这样,尤莉·洛维未来的
儿子卡夫卡就将有5 个舅舅:大舅阿尔弗雷德,一生独身,平步青云,后来荣任西
班牙铁道部总经理;二舅约瑟夫和三舅里查德都是殷实的商人。另外两个舅舅西格
弗里德和鲁道夫则显得性格怪僻。西格弗里德一辈子没有结婚,外表冷冰冰,但骨
子里却诙谐幽默、为人厚道、乐于助人;他修养很深,藏书丰富,并且喜爱户外活
动;他后来在特里希地方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卡夫卡最喜欢这位舅舅,日后常去特
里希看望他。在卡夫卡所有的舅舅当中,鲁道夫舅舅性格最为古怪和内向,尤其是
当他改信天主教以后,更显得“最难琢磨、过分自谦、十分孤寂、滑稽可笑”。这
就是卡夫卡母系家族——即后来卡夫卡所谓“洛维家族”——的简史,其中隐含着
丰富的线索,日后将在他们的后代卡夫卡身上现出端倪。用卡夫卡自己的话说,洛
维家族的人“神经过敏,富有正义感,但时常又显得局促不安”。后来卡夫卡身上
局促不安、过分腼腆、懦弱胆怯的性格,显然与洛维家族有着血肉相关的联系。用
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血会诱惑我成为我的舅舅的新的体现”。
    然而,影响后来卡夫卡性格特征的更重要的因素,不是笼统地来自洛维家族,
而是来自一个至关重要的人,那就是卡夫卡的母亲尤莉·洛维。
    跟她的丈夫赫尔曼·卡夫卡一样,尤莉·洛维也没有幸福的童年。
    尤莉·洛维的父亲,与她母亲世系的人相比,已经被欧洲当地民族“同化”了,
外表和语言都已德国化,显得结结实实,信守着帝国早期的政治态度。他在波德布
拉特发了财,成为一位典型的犹太中产阶级人士。再婚后不久,便把家庭和事业一
道转移到首府布拉格。
    尤莉·洛维跟随父亲和继母长大了。继母就是继母,不能代替亲生母亲。
    作为6 个子女中唯一的女性,尤莉不得不担任代理母亲的角色,像灰姑娘一样
整天劳碌,应付各种困难。周围的人都信任她,唯独父母不甚满意,对此她却十分
克制,从不抱怨,把感情保留在内心。长期这样的生活形成她的性格:干练,大方,
奉献。这使她在人群中表现出一种凝聚力。然而,在相当程度上,这种奉献以及由
此产生的凝聚力,却是内心缺憾的某种反面表现,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深层心理需
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比通常的人们更多地处于某种“存在性不安”之中。她从
奉献中得到他人之爱或赞许的回报,多多少少弥补了儿时母爱的缺失。十分有说服
力的是,她的5 个兄弟成人后彼此疏于来往,但都与这个唯一的姐妹保持着亲密的
关系。她的奉献和凝聚力无疑具有生命力。只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奉献和凝
聚力,是否她未来的儿子卡夫卡所真正需要的呢?
    从本质上说,她与赫尔曼·卡夫卡婚姻的基础并非是爱情,而是事业。
    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被剥夺了童年的、受伤的孤儿。与童年的伙伴相比,他
们格外处于某种“存在性不安”之中。他们格外地“想有个家”。而家的存在依赖
于苦苦的挣扎和拼搏。赫尔曼正在拼命爬向犹太中产阶级。他要成为说德语的上流
人士,他要摆脱一般犹太人的不安全感,他要洗刷自己从捷克农村地区染上的自卑
感……他虽然没受多少教育,但头脑敏锐,有着粗野的生命力,同时也有着致命的
弱点。他希望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出人头地,挣取金钱和地位。苦难而艰辛的童年
让他无师自通:钱也许并非万能,但没有钱肯定万万不能。也许金钱买不来幸福,
但它能带给人安全感,带给人富裕安稳的生活和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不用说,尤
莉·洛维必然对此产生深深的应和。而且,她还刚好是位理想的搭挡。
    1882  年9 月3 日,赫尔曼·卡夫卡与尤莉·洛维在布拉格旧城广场一座饭店
举行了婚礼。这年年底,卡夫卡夫妇的第一家干货店开张营业。1883  年7 月3 日,
尤莉·卡夫卡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为纪念给犹太人带来好运的、“犹太人的皇帝”
弗兰茨·约瑟夫而取名为弗兰茨·卡夫卡。7 天以后,一位医生按照犹太教规为孩
子行了割礼,为他完成了犹大民族传统的肉身“符号化”,打上了既是肉体性又是
文化性的种族标记。
                         第五节 “最亲爱的父亲”
    这一家人最初的寓所靠近旧城广场,在一座古旧而庞然大物般的建筑里面。这
幢建筑本身属于旧城区,却又象征性地划开了新旧两个城区。它本是一座古老的修
道院,后又改作剧院,十多年前才被改造成大杂院式的公寓。
    周围是一片犹太贫民区,大门正对着一片下层社会的酒馆和妓院。选取这个地
方作为寓所,首先是为了省钱,其次也为了躲避捷克民族主义者反犹、排犹行动的
骚扰。
    在这庞杂的公寓里居住着形形色色的人等。更糟糕的是,这儿的氛围有如中世
纪般阴森而怪诞。阴湿的四壁,黑暗的过道,粗陋的管道,砖砌的煤炉;屋子里满
是霉味、以及白菜和床褥陈腐的气息;一到夜间,暗淡的烛光里宛如有鬼影憧憧,
这里那里不断是耗子打架的声音。如此这般的氛围与公寓外贫民区的景象真是相得
益彰!它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