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首选书推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学首选书推荐- 第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切实际的复仇狂和虐待狂。昆丁对凯蒂的感情是爱,而杰生则是恨。由于
凯蒂夫妻间离异,使他无法得到凯蒂丈夫应允给他的一家银行里的职位。为
此,他居然把凯蒂留给私生女的赡养费据为己有,谁知私生女长大后,又把
钱偷走,与一个流浪艺人私奔。

班吉是凯蒂的小弟弟,他是先天性白痴。1928 年,他33 岁了,但是智
力水平还相当于一个3 岁的孩子。他没有思维能力,脑子里只有感觉和印象,
而且还分不清它们的先后,过去的事与当前的事都一起涌现在他的脑子里。
通过他的意识流,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失去了姐姐的关怀,非常悲哀。

班吉的故事。1928 年月7 日,是班吉33 岁生日,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年
轻黑人勒斯特看护下东游西逛度过的,他们在曾经属于康普生家的场地上看
人打高尔夫球,然后在场地来回寻找一枚丢失的2 角5 分钱硬币。晚餐时,
班吉注意到杰生和昆丁在争吵,到了睡觉的时候,他看见有人从昆丁的卧室
钻出来,沿着一棵树爬了下去。

大部分时间里,班吉的头脑塞满了各种支离破碎的记忆。这些回忆大多
数是关于童年和他姐姐凯蒂的经历:一会儿他的脑子里浮现出他和凯蒂、昆
丁在水边玩耍的情境;一会儿他的脑子里又浮现出,黄昏时分他在院子里瞎
逛,使正在和男朋友接吻的凯蒂大吃一惊;一会儿他的头脑又浮现出在凯蒂


出嫁时他喝醉的感觉;一会儿他的脑海又浮现出自己被母亲改名的情境;一
会儿他的脑海又浮现出凯蒂因失贞回家后默不作声,显得心慌意乱,他感到
情况不妙,朝她猛扑过去,放声痛哭起来。

昆丁的故事。1910 年6 月2 日,昆丁在哈佛大学学生宿舍里自杀,临死
时昆丁把祖父传给他的手表砸得粉碎,同时划破了自己的手。事前,他仔细
穿上最好的衣服,然后把自己的东西打成包,然后分别给父亲和同学写信,
从容吃过早饭之后,他在五金店买了两个大熨斗。当他坐在有轨电车上时,
想起妹妹凯蒂,她最近嫁给了海德。她的性生活使他心情变得极度烦躁,无
论是她同先前的爱密司私通还是现在和海德结婚,都令他厌恶。昆丁在哈佛
大学生活得并非愉快,觉得康普生家为了给他交学费,卖掉了属于班吉的那
份土地,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昆丁在转乘另一辆有轨电车时,回想起他同海德那次痛苦的见面,那人
非常傲慢,自大得令他反感。昆丁下了电车,走近一家小村店。在那里,他
看见有位小姑娘,看上去非常腼腆,于是,他给她买了几个小面包。不一会
儿,有很多人前来和他搭话,其中有这个女孩的哥哥,他误解昆丁是企图诱
拐他的妹妹。昆丁也不辩解,任凭他们把他扭送到警察局。这时恰巧碰上了
他的几个哈佛大学的朋友,他们澄清了误会,把昆丁救了出来。他高兴地同
他们一起共进野餐,但是,每当他回忆起同爱密司的不愉快接触,情绪马上
低落下来。所以,当杰拉尔德信口胡说女人时跟他打了起来。施里夫最终把
他们分开,昆丁气愤地回到哈佛住处。他把身上打架时沾到的血迹擦干后,
便在傍晚时分跳水自杀了。

杰生的故事。1928 年4 月6 日。杰生听说十多岁的侄女逃学,又气又恨。
他驱车把小昆丁送到学校,然后回到镇上杂货店继续干他的单调工作。在商
店,他又收到凯蒂的来信,询问孩子的生活费用的问题。杰生很惊慌,因为
他一直在侵吞孩子的生活费。整个上午杰生都在痛苦地思考他那令人失望的
家庭。午饭后,杰生向母亲谈起家里的财务状况,小心翼翼地隐瞒自己的过
失。下午在商店里看到侄女和剧团的一个人打门前走过,他十分生气,驱车
追赶,没有任何结果。回来时发现股票行情暴跌。

迪尔西的故事。1928 年4 月8 日,迪尔西唤醒勒斯特,要他取柴生火为
全家做饭。昆丁没来请安,杰生打开她的卧室,发现她已经踪迹皆无,急忙
回到自己的住处,发现多年的积蓄已不翼而飞,于是他通知警察局帮助查找,
但没有结果。当一切喧闹过后,班吉的大脑又恢复到空白的幸福之中。

精彩篇章推荐

第一部分(1—84):1928 年4 月7 日(班吉部分)。通过白痴班吉的
意识流,模糊地勾勒出了康普生家庭发生的事件。因为班吉是白痴,所以他
的意识流没有任何的因果和连续性。可以给读者以从没有过的崭新阅读体
验。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美)约瑟夫·海勒

成书时间:1961 年

类别:长篇小说

版本推荐:译林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作者约瑟
夫·海勒(1923~)第一部长篇小说,海勒原来把小说拟名作《第十八条
军规》,出版社编辑为了不让它与另一本书的名字雷同,把它改作现名。

约瑟夫·海勒出身于犹太家庭,其父原居俄国,因受沙皇迫害而迁居美
国,不久老海勒亡故,家境艰危,但聪慧的海勒自学写作。二战时,他加入
美国空军作战,任轰炸员。战后上大学,主修文学,以后一直从事文化方面
的工作,他一直是位“广告文学”作家,业余除写小说外还兼写剧本。

用6 年的时间,海勒完成了《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 年,在美国出版
之初影响并不大,一年仅售3500 册,但小说在英国出版后第一周便成为头号
畅销书,这消息传回美国后,形势起了重大变化。70 年代,此书成为美国文
学的“经典之作”,在青年读者群中炙手可热,仅在美国国内就印销达800
万余册,许多高等文科院校把它列入世界文学必读书目,作者海勒也一跃成
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名作家。西方评论界称《第二十二条军规》是“60 年代最
好的小说”表现了我们谈到的当代美国小说的大部分特点,例如,它的形式,
它的情调,它所表达的信息,等等。

尽管海勒曾否定自已为黑色幽默派的人物,可他的创作却被奉为黑色幽
默的圭臬。60 年代美国国内动乱,连总统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杀掉,一般
美国人更失去安全感,美国的“梦想”破灭了。黑色幽默应运而生,这就是
那种“病态与变态的幽默”或“绞形架下的幽默”,它在绝望的世界中寻找
挂在死神唇边的笑。由于受非理性主义者如柏格森、弗洛伊德的影响,“黑
色幽默”一反传统的小说时序,而时常让时间在人物心灵的冥界旅行,初看
如坠云里雾中,掩卷沉思方解其中的奥妙。《第二十二条军规》采用了一种
类似戏剧的“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全书42 章,每章重点写一个人物,构成
了一个密集庞大的“人物网”,同一事件在不同人物眼中显现不同色调,因
而有不同的荒唐的反应。这就让人联想到当时尘嚣日上的存在主义,存在主
义认为一切俱是荒谬的,故而黑色幽默“反英雄化”。《第二十二条军规》
中的主人公尤索林就是这样的角色,他是一个向现存秩序发起挑战的英雄,
同时又是一个时刻想要当逃兵的胆小鬼,他无法容忍自已的清醒,失去信仰,
故而成为一个怀疑狂,一个疯子。就这样,严肃与滑稽被并列在一起,黑色


幽默甚至比存在主义走得更远,因为在一片僵化刻板的社会景观中,小人物
要“自由选择”简直是一种奢望,他们只有在虚构中回避,尤索林最终就跑
到理想国——瑞典去了。

阅读这本小说和翻译它的难度相似,读者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拽住,
东游西窜,场景事件的变幻莫测使人几近于昏旋。而每位人物似乎都复杂无
比,作者在一个又一个的“语言圈”里忙得不亦乐乎,把手下的人物魔方般
的性格一遍遍地演示出来,在这里人性与恶魔性不是对峙的,而是交参融混。
在这部小说里,最要命的概念就是那个“第二十二条军规”,书中所有的人
物在所有可能的场合里叫嚷着:“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它有无数项内
容,它对一切领域都生效。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在意识到,“第二十
二条军规”不仅适用于书中的空军中队,它实际上是我们生存境况的象征,
那无所不在的异己的约束力其实完全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权力与秩序,习惯了
随便与服从造成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已进入了美国语言,表示人们处于“进退维谷的状
态”,或指“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越过的障碍”,等等。一部小说讲
述一条真理,这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内容梗概

二战中,有个美国空军中队驻守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上。战争在激烈
的进行中,完成飞行任务后,飞行员们各有活动,休假、嫖妓、掷骰、打乒
乓,有的待在帐篷里吹牛谈天,有的干脆装病住院,有人牺牲得无声无息,
也有人被授予勋章,但无人在意“祖国到底代表什么?”

领队的轰炸手尤索林上尉精神已近乎崩溃,他只想苟存性命,总觉得人
人都想害他。上天时,总疑心有陌生人朝他和飞机放冷枪;回到地面,又猜
测有人在他的食物里下毒。为使轰炸任务延期执行,他让大伙儿腹泻。对于
投弹是否命中目标,他以为不要紧。终于,他谎称自己患了肝病,逃进了医
院躲避战事,他总是千方百计想从医生那里搞到证明,以便一劳永逸。最使
他烦心的是,他总觉得中队司令官卡思卡特上校在与他作对。第二十二条军
规规定,飞满32 架次的人可不再飞行,可这又得由上官决定,所以,无论尤
索林飞满多少架次,卡思卡特上校总把任务加到40 次、50 次。。这样,谁
也不可能停止飞行。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必须让任何一个疯子停止飞
行。”可这得由本人提出申请,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他是正常人,所以
还是在劫难逃。有一次,执行任务时,尤索林受到敌机的火力包围,尤索林
好不容易冲破了敌人的封锁。返程后,他去罗马找妓女荷西安娜。初时她只
同他敷衍,这使他十分失望,后来妓女投入了他的怀抱。他发现她身上有一
块美国人打伤的疤痕,便动了感情,要娶她为妻。可荷西安娜不乐意,她说:
不嫁他是因为“他疯了,因为他居然要娶她”。这使尤索林十分意外和难堪。

一次,尤索林在执行另一次任务时,同机飞行员被打死,溅了他一身血,


从此,他发誓不再穿衣服,果然,在领取飞行十字勋章时光着身子,使长官
十分尴尬。后来,他没有请假就驾机到罗马,他发现那里已成一片废墟。由
于没有通行证,他在罗马被捕,被送回岛上,可奇怪的是,他不仅未受处分,
上司还打算送他回国。原来,他们认为,走了个尤索林,就可以使其它飞行
员不受其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更加卖命地去战斗。此外,他不在的话,
士兵就会安分守纪,科尔中校和卡思卡特上校都可以晋升。不过,他们要尤
索林接受一笔小交易,不然就要将他送交军事法庭。这就是要尤索林喜欢他
们,只要他同意这么做,他们就要他作为英雄捧上天,不仅回国,还在国内
的新闻媒介上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