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父母要承担养育有宽容心的孩子的责任。要防止孩子接触互联网上煽动仇恨的网站,防止他们听充满种族歧视内容的音乐,引导他们拒绝看有种族歧视的电视。要明白告诉孩子自己希望他们理解和尊重差异,并决心培养他们的宽容心。孩子一旦明白了父母的期望,就有可能接纳父母的原则。    
    第三、在家庭里,不允许有歧视性的评论。比如:孩子们回了家后会信口这样说:“中国的孩子是绝顶聪明的怪物、学习机器。”“他当然会加入篮球队,黑人就有那优势,真不公平!”合格的父母们听到这种评论时,会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种带有偏见性的评论,我们不爱听!”    
    第四、提供各种正面形象。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提供有各种差异的正面形象——包括玩具、音乐、文学、电子产品和公众人物的榜样。孩子所接纳的各种各样的差异榜样越多,视野越宽,宽容度也就越大。    
    第五、鼓励参与多元化的活动。无论孩子年纪多么小,都鼓励他接触不同种族、宗教、文化、性别、能力和信仰的人。在幼儿园、学校、社区或夏令营里,鼓励孩子与不同的人坦诚相待,遵从规则,平等竞争。    
    第六、将家长的生活作为宽容的榜样。美国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你的行动非常雄辩,所以我听不见你说的话了。”意思即道德行为既是言语教会的,也是(大人的行动)让孩子看会的。所以向孩子们传达“宽容”这一强烈信念时,家长们必须身体力行。    
    美国人为什么这样重视“宽容”美德的倡导呢?    
    我想这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分不开。在美国的社区游乐场所,经常听到法语、俄语、日语、汉语、越南语、西班牙语等世界各地的语言。据1998年统计,在美国2亿7千万人口中,白人占83。4%,黑人占12。4%,亚裔人占3。3%。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57%,信奉天主教的占28%,信奉犹太教的占2%,其他教占4%,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9%。美国已经变成一个文化上相当多元的国家。如果不提倡宽容,很难设想会有如今相对安定的局面。要让孩子们和谐地生活在这样的多种族的国度里,他们就必须学会接受相互间的差异,从小接受良好的宽容教育。尽管如此,美国校园的枪杀案还是时有发生。1999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因中学发生一起大屠杀案,致使1名教师、12名学生丧命,23名学生受伤,然后两个凶犯自杀身亡。2000年3月4日,警方又搜到一名学生的仇恨日记。该生是皇家棕榈海滩中学的初中生,名叫德里克·莱曼。在日记里,他声称要千方百计招募同伙帮助他杀死那些曾嘲笑过他的同学。他在一本作文练习簿里画满了德国纳粹党的党徽,还有一张学校地图,上面标明执行死刑的地点。莱曼写道:“我的仇恨是无条件的。我敬仰像希特勒这样的人,看着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泊尔德的谋杀和自杀,我发出狞笑。”这个初中生所提到的后面两个人,正是发生在上述大屠杀案中的两名凶犯。他竟然视他们为英雄和榜样——    
    所以,美国重视宽容教育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当务之急。    
    从主流社会来讲,这种教育的成果还是显著的。美国人一般是兼容性很强。在公众场合,他们不会因为某人的种族、身材、残疾或奇装异服而注目或窃窃私议。与人谈话时,他们往往注意的是别人正面的特点,而不是他们的差异。这种宽和容众的做派,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日本的饭店还是在韩国的烧烤店或是中国餐馆,都可以看到大量美国人,他们的饮食习惯也是兼收并蓄的。在公园里,还可以看到美国人学习中国太极拳和武术,还有热中于中国京剧的。他们仿佛对各个民族优秀的东西都有好奇心,并充满兴趣。综上所述,讲了半天美国人的宽容教育,是不是与中国的国情大相径庭,没什么现实意义呢?笔者认为不仅是有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我们的文化祖师爷就教给我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等级森严的尊卑观,而且明确指出“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中又变成了以家庭出身论尊卑,在商品社会的今天,则又以权力大小、挣钱多少,呈现差异……    
    我们常常在电影院里、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的争执:甲说:“眼睛长到后脑勺上了,不看路光踩人?”  乙说:“哟,嫌挤包场子去(坐小车去)!”      
    甲不宽容,乙更尖刻。言外之意是你我同属一个等级,没资格嚷嚷。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学生宿舍中常见抢占好铺位的纠纷。为了避免争执,老师们事先就在床位上编了号,名字与号一一对应。但就有那个别家长会揭了号调换位置。在他们的意识里,孩子四年能睡个好位子,心里就舒坦,也体现了优越感。殊不知他们在孩子同学眼中呈现的是特殊、是差异。而一旦自己的孩子失掉宽容心,他便会自寻烦恼。宽容是人类的美德。教孩子正确行事的宽容教育应该是不分国界的。对个别爱显摆自己优越性的家长来说,首先应该来接受宽容的教育。    
    


第四卷美国家庭的多元化

       美国人不讲计划生育,一般是信教的人子女较多。因为他们认为子女是上帝赐予的,不可以拒绝。美国人中“三代同堂”的家庭少而又少,不是“无老”,便是“无孩”。另外,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使单亲家庭数量直线上升。    
       从根本上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度,移民控制着主流社会,而土著的印第安人早已变成受保护的少数民族。直到现在,每年还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从亚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拥入美国。因此,作为社会细胞的美国家庭,必然呈现出移民社会的多元化。就我们比较熟悉的华人来说,其家庭结构的紧密程度、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依存情形也有不同。    
    我和先生曾被女儿的朋友们誉为最佳父母:    
    第一、年轻健康(相对而言)。    
    第二、做饭看孩子打扫家任劳任怨。    
    第三、尊重年轻人的爱好志趣,彼此能沟通。事实上,我们能做到的,中国去的父母都能做到。一踏上那片陌生的国土,就要以孩子们的需要为中心。在我们的观念里,子女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为了他们的前程,我们可以舍弃一切。然而,像我们一样年轻的香港、台湾、新加坡的父母就不同,他们去美国的目的就是旅游观光,有的则是去上语言学校,在良好的语言环境里学习外语。如果把他们束缚在子女的需要里,就觉得降低自身生存质量,心理上难以承受。所以,看孩子搞家务,港台新加坡青年都是自己干,本来就不对父母抱多大希望。当然,亚裔华人中也不乏老式家庭,仍然保持着“四世同堂”、父慈子孝的传统。这种家庭的成员一般都笃信基督,大人孩子以宽容忍让为美德。近年来时兴域外婚姻,异域风俗习惯的不同给这种远缘的结合带来了诸多矛盾。一位留美老乡娶了位美国姑娘,把他妈妈接去料理家务。中国婆婆与美国媳妇的冲突就难以避免。媳妇一进家就脱鞋脱袜,而且随心所欲,随地乱扔,把本来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家居环境弄得乱七八糟。婆婆不言声儿替她收拾,以此作为示范,媳妇却毫不理会。肚子饿了,打开冰箱,拿出一堆东西就吃,吃罢,将奶油面包渣抹了一身。婆婆实在看不下去,就耐心教她家居生活的规矩。美国媳妇叽里咕噜一番就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说她受不了这约束,婆婆在干涉她的自由。儿子怪母亲多管闲事,母亲嫌儿子纵容媳妇,一家人纷争四起。被美国自由同化了的移民,子女们一到成年恨不得冲出家庭的牢笼。因为美国人追求自我感觉、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发挥,所以父母的经验之谈和忠告常被视做精神枷锁。两代人的矛盾冲突促使家庭发生裂变。1999年3月31日《山西日报》“朝夕新闻”中介绍的美国家庭的“四无”趋向,确是实情。美国人中“三代同堂”的家庭少而又少,不是“无老”便是“无孩”。    
    美国的老人即使有子女也多是独守门户。这种情形似乎不能用“美国人亲情淡薄”一句话来概括。形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目标就是拼命挣钱,挣了钱就享受。吃喝玩乐、自由快活就是他们的追求。老年人腿脚不灵、少牙没齿,吃东西爱稀软的,娱乐活动爱悠闲的(比如散散步、钓钓鱼);年轻人则喜欢激烈的,比如山坳练枪、平湖飞舟、赌赛马、开赛车,越轰轰烈烈越过瘾。与其在一起格格不入,不如分开自由(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迁就”这词儿)。二是美国老人老有所养。美国税多,在许多州即使买一双袜子、一节电池都打税。个人收入所得税占工资的三分之一(美国人常说“五一”节之前是为政府工作,“五一”节以后的工资才属于自己),而且很难偷漏税。这样,政府有了钱,社会福利就成了老年人的铁饭碗。所以,即使没有退休金的孤寡老人,也会依靠社会救济安度晚年,用不着子女管。当然,这是指本人不酗酒不吸毒不嫖妓的老人。如果有特殊嗜好,那就另当别论了。比如一位叫理查德的老人被老板解雇失了业,靠吃救济过日子。他的儿子小理查德把他接去一块儿住。小理查德勤勤恳恳,送报纸洗地毯一天干着好几份工作,他的愿望是攒一笔钱后娶一位勤快的妻子。不料,他发现父亲常背着他带回不三不四的女人,一块儿酗酒鬼混。儿子向父亲发出严重警告后,父亲仍不改悔,儿子就把父亲撵了出去。众所周知,有“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的说法。不能像年轻时代那样随心所欲,这对年老心不老的美国人来说可不是进了地狱?看了上文,美国家庭的“无孩”现象就不难理解了。既然以及时行乐作为生活目标,又没有“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何必受那十月怀胎之苦、鼻涕屎尿的拖累呢?据调查,35岁以下的年轻夫妇中,选择不生孩子者占25%,比十年前高出10个百分点还多。另外,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使单亲家庭数量直线上升,尤其是“无父之家”与年俱增。据统计,20世纪末美国24%的未成年人生活在“无父之家”里。这个比例是60年代的三倍,40年代的四倍。有人预计,“无父之家”在新世纪初叶将成为美国家庭的“典型模式”之一。导致家庭没有父亲的原因除了离婚之后孩子由母亲抚养外,另外还有诸多因素:①性自由导致少女未婚生下孩子,未婚的少男承担不了父亲的责任。②数以十万计的缺乏责任感的已婚男子(包括未婚的)由于种种原因不辞而别,悄然失踪。③迄今为止,至少有十万余美国妇女热中于“无性生育”。即在没有结婚,也不和任何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情况下,依靠精子库的保质精子和人工授精技术生下自己的宝宝。④近年来,美国妇女还风行从国外领养异族小孩。美国跨国领养政策越来越完善,被领养者的合法权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