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随身剪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含经随身剪辑-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论,只会依著因缘的生灭,作如实的观察,让自己离开各式各样,不愿
    意随顺因缘的取著、固执与指使欲,并且克服在顺境中,忍不住的贪爱,
    以及在逆境中,不由得的消沈忧愁,与忿怒不平。
    「不见来处」、「不见灭处」,经中也作「不知来处」、「不知灭处」。
    这是说,只有错综复杂的因缘,而找不到一个独立的创造者,以及创造的
    开端与结尾。就像钻木求火,因为有合适的木头,恰当的旋钻生热等,诸
    多因缘的具足,才会有火的产生,而不能只说,火是由木头产生的一样。

122。乐痛(受)者,欲爱使也。
    彼苦痛者,镇恚使也。
    不苦不乐痛者,是疑使也。(增·一八七)

123。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身生疹患,生甚重苦,乃至命欲断,舍此
    更求外,颇有彼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句,
    持此咒令脱我苦,是谓求苦习、苦得、苦尽耶?
    (中·二O一)(□帝经)

  ※努力于开发觉察因缘能力的修行者,应当养成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
    无」的缘起态度,如实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而远离因缘黯诲的神秘色
    彩。
    每天,周遭都有许多事变化著,而每一个变化,都是「有因有缘」。修行
    者但应将自己有限的心力,专注在与自己身、心有关的观察上。
    身苦、心苦的因缘在哪里呢?持咒,是「此灭故彼灭」的确当方法吗?

124。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于世间和合,解脱不染著。(杂·一O六O)

  ※修行者,当以世间因缘和合的角度,来面对「得」与「失」,以免于贪、
    忧等染著。

十三、四谛

    依缘起法的理则,所发展出来的修行指导原则,就是「苦」、「集」、「
    灭」、「道」四谛法了。
    「苦」,是指痛苦。引伸来说,也是指问题之所在。能觉察到有问题,就
    是解决问题的起步,也是迈向修行的第一步。
    「集」,是指造成问题的原因。依缘起法则,只有造成问题的因缘条件瓦
    解了,才解决了问题。所以,「集」是解节决问题的第二步。
    问题解决了,就是「灭」,而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就是「道」了。

125。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
    犹如诸畜之迹,象迹为第一。(中·三O)(象迹喻经)

  ※在因缘法则下,四谛法,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标准步骤,所以说:「一切法
    皆四圣谛所摄,于一切法最为第一。」

126。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
    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发动。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
    谓苦圣谛如实知,苦集圣谛如实知,苦灭圣谛如实知,苦灭道迹圣谛如实
    知。(杂·三八八)

  ※解决人生的问题,就好比医病一样。
    四(圣)谛的原则,不但可以用来解决人生的问题,而且是治好了以后,
    永不复发。所以,经中称佛陀为「大医王」。

127。世尊告五比丘:有此四谛,云何为四?
    苦  谛: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所欲不得,即五
              盛阴苦。
    苦集 谛:所谓受爱之分,集之不倦,意常贪著。
    苦尽 谛:能使彼爱灭尽无余,亦不更生,是谓苦尽谛。
    苦出要谛:所谓贤圣八品(正)道。
    是谓名为四谛之法。
    然复,此四谛者,眼生、智生、明生、觉生、光生、慧生。
    复次,四谛者,实、定、不虚不妄,终不有异。
    此四谛,如实不知者,则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增·二O九)

  ※佛陀在菩提树下正觉后,初次为人(五比丘)说法,阐扬四圣谛。
    首先,说明了四圣谛的内容。
    其次(然复),劝说当修四圣谛,以开智慧之眼。
    最后(复次),劝说当证四圣谛,成就无上正真等正觉。
    这就是著名的「三转法轮」。
    贪爱,是痛苦的根源,问题之所在(集谛)。这是在解决烦恼上,所应当
    注意的。
    四谛的每一谛,都可以让修行者「眼生、智生、明生、觉生」,带来觉悟
    与光明。
    心中有什么还没解决的困扰吗?试著运用四谛法吧!

十四、味患离

    四谛,就像解决问题的「四大纲领」,味、患、离,就像三个「实行细则
    」,指导著修行者「苦灭」的过程。

128。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于色不如实知故,乐著于色;乐著色故,复生未来诸色。
    如是,受、想、行、识。
    当生未来色、受、想、行、识故,于色、受、想、行、识不解脱,我说彼
    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杂·四四)

  ※如果不明白苦、集、灭、道、味、患、离,那么,是永远没有机会脱离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

129。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
    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
    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杂·一O四)

130。欲味:于此五欲之中,起苦、乐心,是谓欲味。
    欲过:辛苦而获财业,是为欲为大过。现世苦恼,由此恩爱,皆由贪欲:
          作此勤劳,不获财宝,便怀愁忧苦恼;获财货,恐后亡失;费散财
          货,心意错乱;共相攻伐,死者众多。缘此欲本,不至无为。
          复次,欲者亦无有常,此欲变易无常者,此谓欲为大患。
    舍欲:审知欲为大患,能舍离欲,己身作证,是谓舍欲。
    色味:见女姿色端正,起喜乐想,是谓色味。
    色过:若后见彼女(老、病、死、尸、腐、骸),本有妙色,今致此变,
          于中起苦、乐想,是谓色为大患。
          复次,此色无常、变易,不得久停,无有牢强,是谓色为大患。
    舍色:除诸乱想,于色不著色,深知为大患,能知舍离,己身作证,是谓
          舍离于色。
    痛味:得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时,便知我得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
          。
    痛过:痛者无常、变易之法,是谓痛为大患。
    舍痛:除诸乱想,于痛不著痛,如实知其为大患,能知舍离,是谓舍离于
          痛。(增·一八三)

  ※不论是令人愉悦的,或是令人痛苦的,只要人们难以忘怀,就算是处在「
    味」的状况中了。痛苦的「味」,故然是「祸患」,即使是愉悦的「味」
    ,在终究会无常变化的情形下,也必然要转为痛苦的「味」,而成为「祸
    患」的。
    人们为什么会难以忘怀呢?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欲贪!
    所以,解决祸患的唯一办法,就是舍离欲贪,这是「离」的真正含意了。
    因此,经中说,「离」就是「除诸乱想」;就是
    「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

131。世尊告诸丘:我昔于色味、色患、色离有求有行。
    若于色味、色患、色离随顺觉,则于色味、色患、色离,以智慧如实见。
    如是,受、想、行、识。(杂·一四)

  ※随顺觉,就是从如实观察因缘中,觉了味与患,而终能随顺出离的。
    「离」,也译为「舍」。这不是逃避,也不是厌世,而是「除诸乱想」;
    「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

十五、四念处

    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环,所照顾的范围,相当广,也适于配合著
    各种其它修行方法,一起使用。
    四念处的修行法,从「身、受、心、法」著手,如实而又绵密的觉察自己
    的身心,照顾自己的身心。如实,就是如其事实,仔细、确实、诚实而不
    加粉饰;绵密,就是不分「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时时刻刻地。
    如实与绵密,是每一个修行者,都必须培养的特质,也是趣向解脱的必要
    方法,所以,有些经典说,四念处是趣向解脱的「唯一之道」,应该从这
    个角度来理解,比较恰当。
    能时时刻刻地觉察,就能够尽早地发觉问题(烦恼),相当于进入「四谛
    」中的第一谛──知苦。如果正见具足,觉察,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四谛
    」的第二谛──看到问题的起因了。如果信念、毅力又强过习性的牵引,
    知道不对,立即舍离,那么,烦恼就平息下来了,「四谛」的第三、第四
    谛也相继完成了。

132。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
    过去、未来、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
    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云何为四?
    ⑴观身如身念处: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彼持墨绳,用□于木,则以
    利斧斫治令直。
    齿齿相著,舌逼上□,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
    捉,自在打锻。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
    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觉一切身息入,觉一切
    身息出。觉止身行息入,觉止口行息出。
    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无处不遍。
    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忆所念,修光明心,心终不为□之所覆。
    善受观相,善忆所念;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毛
    、爪、齿、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
    、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犹
    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
    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观彼死尸,鸟啄狼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骨锁在地,骨节解散,见已
    自比:今我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如是,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
    观身如身。
    ⑵观觉(受)如觉(受)念处:
    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
    不苦不乐觉。
    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
    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
    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
    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觉、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
    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
    如是,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
    观觉如觉。
    ⑶观心如心念处:
    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疑、无疑;
    有秽污、无秽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